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文化产业系列:中国禁书事件:官民拉据中切开言论空间 (转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文化产业系列:中国禁书事件:官民拉据中切开言论空间 (转贴)   
安普若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元勋

头衔: 海归元勋
声望: 大师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02/21
文章: 26038
来自: 中国美国的飞机上
海归分: 4196257





文章标题: 文化产业系列:中国禁书事件:官民拉据中切开言论空间 (转贴) (2584 reads)      时间: 2007-2-01 周四, 11:14   

作者:安普若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中国禁书事件:官民拉据中切开言论空间

联合早报

2007-01-31

叶鹏飞特稿/中国官方在缄默多日后,终于就《往事并不如烟》作者章诒和指责当局禁止其新书《伶人往事》一事作出正式回应;然而章诒和对于澄清并不满意,其代表律师表示她将在近日正式说明立场。

中央电视台在1月30日晚的《新闻联播》特意播放一则新闻,说中国出版事业在2006年蓬勃发展,发行了大量的新书,似乎是间接地在为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名。

官方谨慎的回应方式显示,当局相当重视外界对事件的看法,试图厘清事实和说明立场,同时希望平息舆论因这起事件而认为中共正缩紧言论空间的疑虑;可是事件估计并不会因此而告一段落。

总署官员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澄清,并没有查禁任何书籍,同时也否认章诒和的指责,说副署长邬书林表示查禁《伶人往事》是针对她“因人废书”。

然而章诒和却通过律师浦志强表示,希望邬书林亲自公开说明此事。

章诒和在发表第一封公开信的三天后,在1月24日又发表《我没有了退路----关于“声明”的说明》,质问邬书林:“您是否在会上点了我?您是否说了‘这个人的书不能出’这句话?”

她还表示:“无论是封杀我,还是封杀书,您能否启动法律程序通知我,我随时恭候。”


章诒和料诉诸法律

从章诒和委托律师向媒体发言,以及第二封公开信要求总署启动禁书法律程序,有理由相信她将寻求法律途经解决禁书事件。

禁书事件朝法律领域发展,再次说明民间社会的维权意识高涨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的大势;此外,由于章诒和个人声誉所带来的舆论同情和声援,也让事件成为民间要求开放言论空间的试金石。

从知识界通过对章诒和的声援所表达的集体愤怒、海外媒体的密切关注以及网上舆论的热烈讨论,相信对当局已经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

中国知识界和网上的舆论针对禁书事件衍生出两种意见:一派认为总署的行为违背了中共“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他们引用总理温家宝去年11月在文联、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与文艺界谈心时提出要“说真话”的例子,认为这是给中共帮倒忙。另一派则把禁书事件视为中共的真实意图,质疑当局开放的诚意。


官方同民间舆论互动

总署改变一贯的态度,愿意就事件作出公开说明,显示事件的发展超乎原来的预想,也代表了官方试图同民间舆论互动的一种谨慎尝试。

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发展至此展示的还是一种社会整体的进步,无论是诉诸法律或是通过说理,官民在过程中的对话和碰撞都是学习和经验的累积,而言论空间必然要在这个拉据中切割出更大的天地来。

但是,中国目前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意味着过程并不必然一帆风顺。就禁书这个事实而言,官方和民间就存在着不一样的理解,解读的不同也反映了互信仍然不够。

经本报查询,北京主要国营书店如西单图书城和王府井书店在30日晚,仍然有库存的《伶人往事》上百本等待出售;然而有私营的书店则表示该书“发生问题”,已经停止销售。

律师浦志强也认为,书本继续在卖和书本被查禁是两回事,《伶人往事》禁止再版,就是一种查禁行为。

世界对北京奥运和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各类想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观察政府如何应对问题。妥善处理禁书事件对于官方而言,意义恐怕越来越大。


新闻出版总署澄清:我们一本书都没查禁

就近日网上议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禁八本书”一事,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负责人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不存在查禁的问题,这次我们一本书都没有查禁。”

该负责人表示,总署确实在1月11日于北京大兴区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培训中心开会,那是例行的一次内部工作会议,出席者包括地方负责新闻出版的官员、总署和文化部门的直属出版社管理层以及各地出版集团的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出版社都是国有文化企业,总署作为行业行政管理机构有责任提醒它们遵守法令,这是内部工作会议的目的。

共有九家出版社在该会议上被批评。九家出版社涉及的问题包括买卖书号、冒用“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的名义、出版之前没有向当局备案或内容不良。

负责人说,凡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内容的重大选题书籍,出版前都需要向当局备案。他说,2006年中国出书近25万种,其中新书目多达13万种,需要按规定履行备案程序的不到1000种。

负责人说,没有所谓“八本禁书”的事情,但是确有五本书在会上被点名批评,包括《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因为有读者投诉该书美化了侵华日军。湖南文艺出版社因出版《伶人往事》,在这次会议上也受到了批评。

负责人转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内部会议上的发言说:“作者怎么写、写什么,这属于作者的创作自由。我们不搞因书废人,或者是因人废书;但是出版社应该遵守国家关于出版的法令规定。”

本报发现,北京一些书店仍然有摆卖《伶人往事》,网上订购服务也能买到该书。

章诒和:总署有些说法自相矛盾

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查禁《伶人往事》等八本书所作出的澄清,《伶人往事》作者章诒和昨天通过代表律师表示欢迎,但是认为总署的有些说法语焉不详并自相矛盾。

代表章诒和回应媒体询问的浦志强对本报说:“总署终于肯出来说话,这是值得欢迎的事。可是我们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澄清的话自相矛盾,一些地方也语焉不详。”

对于章诒和请他代表发言,浦志强解释,章诒和近日不断接到媒体的采访要求,感到应接不暇,因此委托他先代为回应。浦志强透露,章诒和在适当的时候将正式表明立场。

浦志强指出,总署并没有说明为何出版《伶人往事》的湖南文艺出版社被批评。他说:“在任何法治社会,对出版自由的尊重是言论自由的保障;总不能说允许作家自由创作,却不允许自由出版发表。”

他说,出版自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总署针对出版社是违背宪法的行为。

浦志强表示北京市面上依然能买到《伶人往事》,不代表当局并没查禁这本书。他说:“书本有继续在卖以及书本是否被查禁是两个概念,这两者不是对等的。”

浦志强说,他们有证据证明《伶人往事》已经不能再印,这就是一种查禁行为。总署历来有查禁书籍的纪录,这次否认有查禁任何一本书,其信用是让人存疑的。

他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是否说过“因人废书”的话,章诒和希望他本人出来说明,“我们认为总署的说法与事实有出入”。

业务专长包括名誉权纠纷的浦志强,在2005年与另13名大陆维权律师入选香港《亚洲周刊》风云人物榜。

作者:安普若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文化产业系列:从“李寻欢”到路金波(转贴) 海归茶馆 2007-5-06 周日, 18:04
文化产业系列:《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被中国查禁 (转贴) 海归茶馆 2007-3-21 周三, 12:11
文化产业系列:人物:刘国辉:勇于开拓的新华人 (转贴) 海归茶馆 2007-2-02 周五, 11:32
文化产业系列:优秀出版社详细清单 (转贴) 海归茶馆 2007-2-02 周五, 10:34
文化产业系列:【精彩照片】2006年12月北京图书大厦文艺类图书排行的研究 海归茶馆 2007-2-02 周五, 00:39
文化产业系列:2006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揭晓亚洲周刊 (转贴) 海归茶馆 2007-2-01 周四, 12:36
文化产业系列:巨著《长征》还原那些波澜壮阔的长征故事 (转贴) 海归茶馆 2006-12-16 周六, 13:34
文化产业系列: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成功之“道” ——优秀出版社社长总编... 海归茶馆 2006-12-16 周六, 02:53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普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什么是QQ号码? MSN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