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介绍一位老海归, 此文发表于五年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介绍一位老海归, 此文发表于五年前   
Diamondhorse

警告次数: 1



头衔: 海归中将

头衔: 海归中将
声望: 博导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5/11/01
文章: 4896

海归分: 442560





文章标题: 介绍一位老海归, 此文发表于五年前 (2088 reads)      时间: 2006-3-11 周六, 04:21   

作者:Diamondhors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说过:“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
这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予以表彰。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让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那就是郭永怀。 在郭永怀的家乡———山东荣成,知情者奔走相告:中央为郭永怀追授功勋奖章了,共和国没有忘记赤胆忠心的儿子!是啊,郭永怀殉职于“两弹一星”事业,毕竟已逾30年了!不久,中共荣成市委和荣成市政府作出辟建“郭永怀纪念馆”的决定,要让“两弹之星”永留人间。

从东方升起的星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普通农户,17岁那年,他考取青岛大学附中,20岁那年,又考取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乡亲们东拆西挪,为他们的“状元郎”凑足路费,郭永怀眼含热泪说
:“我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1933年,郭永怀参加北京大学入学考试,如愿以偿考入北大物理系。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中华大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相继停课。郭永怀只身返回山东老家,凭着他的才识,应聘在威海中学任教。
1938年3月,日军入侵威海,威海中学解散。郭永怀辗转南下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半工半读。
国难当头,山河破碎,求学艰辛,生活居无定所,一次次撞击着郭永怀的心。他懂得了,一个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将永远被动挨打。 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激情,使郭永怀又一次放弃自己喜爱的光学
专业,改学航空工程,立志要为我国的军事科学奋斗终生。他先后得到顾静薇、饶毓泰、周培源等著名教授的指导,年满30岁已打下坚实的数学物理学基础,科学救国的愿望也日益强烈。

1940年8月,一批中国留学生经过28天海上颠簸,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求学。这批留学生中就有郭永怀。从此,郭永怀开始长达1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经过一番周折,在多伦多大学,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等一起选择了应用数学系。郭永怀进步很快,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论文,并获硕士学位。

1941年5月,郭永怀又来到当时著名的国际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在航空大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艰苦探索,郭永怀在“跨声速流”的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因而获得博士学位。

此后,郭永怀留在加州理工学院继续从事“跨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当时,人类虽已实现飞行的梦想,但飞机的飞行速度并不理想。声障是提高飞行速度的难关。突破声障,也是当时航空工程界的攻关
目标。郭永怀和钱学森努力拼搏,拿出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首次提出“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后,郭永怀应聘参加美国数学学会
,并被加州理工学院聘为研究员。 这期间,郭永怀又潜心主攻“粘性流体力学”和“超声速空气动
力学”的研究,拿出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

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正是因为在“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方
面取得的两项重大成果,郭永怀由此驰名世界。

星烁新中国

日前,在北京中关村一座普通住宅楼里,我们见到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教授。81岁高龄的李佩教授,目前仍在协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教学部编辑教材,同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郭永怀和李佩所生的惟一爱女郭芹,因患癌症,已先于母亲而去。李佩老人现一个人住在京城。

谈起郭永怀,李佩教授缓缓地说:老郭走了32年了,32年来,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过他。一闭上眼,就总是想起我们将要回国的那些日子!

话题把主人和客人都带进那个不同寻常的年代。

在国外,郭永怀常常与同事、亲人谈古论今,谈着谈着,就扯起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就想起故乡的山水、亲人。
新中国诞生前夕,郭永怀在康乃尔大学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的进步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每逢集会,大家谈论最多的,也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当然,还有一个秘密的话题,那就是通过什么途径,在什么样的时机,把他们学到的科学知识贡献给自己的祖国。他们在等待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个巨人的声音传遍了世界!

时机终于来了!1955年8月以后,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
“禁令一取消,老郭就坐不住了,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美国的许多朋友劝他,康乃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了,孩子将来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挂记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不劝倒罢
,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他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李佩自豪地谈着这段经历,一下子好似年轻了许多…… 知郭永怀者,莫过于钱学森。当时已任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
,于1956年6月写给郭永怀的信中,急切之情跃然笔端:“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就在郭永怀回国前的9月份,钱学森又给郭永怀写了一封信———

“永怀兄:这封信是请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办事处面交,算是我们欢迎你一家三众的一点心意!我们本想到深圳去迎接你们过桥,但看来办不到了,失迎了!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之中,每一
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你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体验。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第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第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历经波折,郭永怀回国了!他的一家受到党和政府及科技界的热烈欢迎。郭永怀一回到祖国,就如愿以偿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投身于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领导工作。

1956年年底,力学研究所发展为全国力学研究中心,郭永怀受命
出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1957年底,郭永怀参加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他担任力学科技规划专业组副组长。

自此,他和钱学森致力于“高超声速流体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领域的研究,成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建化学物理系,郭永怀出任系主任。这期间,郭永怀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并亲任主编。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在中科院组织的星际航行座谈会上,郭永怀大力提倡我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运载工具、推进技术等问题发表重要见解。不久,他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1965年,我国将研制发射地球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郭永怀负责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领导工作。
1967年,郭永怀参加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筹建工作,担任筹建组主管技术工作的副组长,参与建院规划。

这时,他提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应以航空航天为立足点,以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模型自由飞行试验作为三大研究手段。作为一名奠基者,郭永怀在这项伟大的建设工程中创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50年代末,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毛泽东等党的一代领袖果断决定,研制核武器,发展核工业。

60年代初,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合同,给刚起步的我国核工业带来困难。中央决定,我们自己搞!要快,要抢,就是不能让任何人敢小瞧我们!郭永怀临危受命,他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1960年,我们自己的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一支特殊的队伍。郭永怀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负责力学和工程方面的领导工作。 当时的“九院”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构造原理,开展原子弹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在郭永怀的倡议和指导下,我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规划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巨大贡献。

为确立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郭永怀提出“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最佳方案,这一方案一直被整个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投爆所沿用。

在核武器研究“只争朝夕”的进程中,郭永怀既是一线科学家,又是科研活动的组织者。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高原浩瀚的沙漠上,中国的第一
颗原子弹炸响了! 当蘑菇云升腾之时,郭永怀却满含热泪浑身瘫软下来———我们
的英雄喜极累极了!

1965年5月30日,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贺龙等七位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郭永怀等参加第一、二次核武器试验的专家学者,并为他们设宴庆功……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党中央的鼓舞激励,使郭永怀他们士气大振,紧接着,英雄们又投入新一轮战斗……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永恒的星光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又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为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谁会想到,这却是老郭最后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了。

12月4日,在基地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让人抓紧联系飞机。熟知郭永怀的人都知道,时间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其实,为了保护像他这样的科学家,周
恩来总理曾特地叮嘱不让乘坐飞机。但为了抢时间,郭永怀经常强行登机。他匆匆地从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听取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由于时间紧迫,他坚持要夜航,就在他临上
飞机时,大家还劝他换个时间再走,郭永怀平静地说:“夜航打个盹儿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

12月5日凌晨,飞机在北京徐徐降落,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只听“轰”的一声,飞机前舱碎裂,紧接着火焰冲天而起……当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拥抱在一起,人们费力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

中央领导震惊了,整个科技界震惊了!人们为这位惨遭不测的伟大科学家而仰天顿足,扼腕垂泪!
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关方面只是举行了一个小型追悼会,但追悼会非常隆重,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致悼词,钱学森、王淦昌等郭永怀的生前好友参加了追悼会……

1968年12月25日,郭永怀被授予烈士称号。事隔30多年,在郭永怀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只要一提起他,人们无不肃然起敬。 在“九院”,人们说:“郭院长走得太早了,但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又太多了!”
中科院院士俞鸿儒,是郭永怀回国后指导的首批研究生之一,记得郭永怀第一次与他谈话时,曾给学生一种“特权”,只要是学术问题向他请教,什么时候都可以,找他时,他都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认真给予解答。
郭永怀曾说过,他在国外16年,几乎每天都在思念祖国;回国以后,尽管工作繁忙,他也经常思念故乡。他回国后第二年,回过老家一次,祭扫父母的墓地,便匆匆赶回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他临走时曾说,现在工作太忙,等退休吧,有一天老了、不中用了,就告老还乡———谁知,这一去已成永别!
人民一直没有忘记郭永怀。

1988年12月5日,郭永怀牺牲20周年纪念日,他生前的老师、同窗、好友、同事以及学生举行报告会,周培源、钱学森、钱三强、张爱萍、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等到会并撰写纪念文章。聂荣臻、宋任
穷、张劲夫等题词纪念。

从1991年开始,力学所设立以郭永怀冠名的奖学金,作为对品学兼优研究生的最高奖励,已有30多名研究生获得这项奖励。

1999年,郭永怀诞辰90周年的时候,他生前工作过的五个单位又举行纪念会,并出版《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目前,中共荣成市委、市政府已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宣传、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伟大精神……

郭永怀,永不陨落的“两弹之星”,人民永远怀念你。

作者:Diamondhors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介绍一位老海归 海归主坛 2015-9-12 周六, 22:20
[介绍一位老海归] ZT: 九旬美国老太迁居山东农村 海归主坛 2007-8-10 周五, 23:38
<长长见识系列> 介绍一个老海归: 徐恩曾 <ZT> 海归论坛 2007-3-24 周六, 05:08
今天咱来点儿高兴的,to be positive, 介绍一位上海的老同志,... 海归主坛 2009-6-09 周二, 21:44
一个老外在中国骗吃骗喝的介绍, 好多老外都bookmark了:How to... 海归论坛 2005-10-29 周六, 10:36
介绍一个出海龟的学校 海归论坛 2004-8-25 周三, 11:21
再当一回职业介绍人吧——上海工作机会(International Buyer) 海归论坛 2004-1-28 周三, 08:07
老中带头完成狼主布置的作业: 海归之夜祝贺帖及对老中的介绍[DRAFT] 海归主坛 2009-12-20 周日, 17:39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iamondhorse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