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zz]经考证--唐朝政府是“非法”的“伪政权”-黄守愚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z]经考证--唐朝政府是“非法”的“伪政权”-黄守愚   
四大寇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头衔: 海归准将

头衔: 海归准将
声望: 博导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1970/01/01
文章: 2900
来自: shenzhen
海归分: 185838





文章标题: [zz]经考证--唐朝政府是“非法”的“伪政权”-黄守愚 (656 reads)      时间: 2009-7-03 周五, 15:36   

作者:四大寇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如果运用古代“正统”论来审判唐朝,那么李渊抢得天下不符合“正统”,唐朝是“非法”的“伪政权”。

按照王船山、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唐朝只不过是李家的私有财产,李渊掩耳盗铃,是“独夫民贼”。他盗窃天下,即使披上“圣人”的“制服”,也改变不了“非法”的本来面目。

当然,李渊、李世民还是披上了一套“制服”。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说,在古代中国,旧政权的灭亡,新政权的建立——旧、新之间的更替,不但要在“程序”上获得“正统”性,而且还要被普遍遵奉的文化规范所支持。正如芮沃寿在《隋朝(581—617):中国的统一》一书中说的,只有如此,政治支配才能成功,政府行为也才能被普遍接受。

新王朝必须按照传统政治智慧来治理国家,实行春秋公羊学(政治儒学)所标榜的“大一统”,譬如改元,易服色,变旗帜,颁布新的历法,制定新的礼乐和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颁布通行的标准文字(类似于繁体字),选定官话(相当于普通话),确立“真理”谱系(是信仰儒学,还是三民主义),指定“神经”,等等。

抢得天下,必须有“天命”,诈骗到“民心”,才能符合“正统”。据《史记》记载,周王朝刚从商王朝手中抢得天下时,曾对周朝是否“合法”深感忧虑,经常寝食难安。创始人李渊、李世民也不例外,理所当然对唐朝是否符合“正统”抱有相当的忧虑。

其实,早在唐朝,就有人认为,唐朝不合法,不是正统,是非法的伪政权。

一次,僧人法琳大骂李世民,批判他掩盖李唐的鲜卑族出身,认为唐朝不是“正统”。

李渊、李世民命令“学奴”(学术奴才)修撰“正史”,官方认定北周、隋是“合法”政权,所以唐朝符合“正统”。

可是,李世民的努力遭到了另外一伙人的公然挑衅。

被称作“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向唐高宗上《大唐千岁历》,建议唐朝直接继承汉王朝的“天运”,请求修正历史系谱,因为按照“五德”推演,汉代以下的魏晋、北周、隋朝都不合“正统”,均是“非法”的短命的伪政权。

690年,武则天革命,建立“周朝”,大肆诋毁唐朝,认为唐朝是非法政权。

731年,有人上书说,唐朝应当是“金德”,否定原来的土德说。

750年十一月,一个叫崔昌的读书人,“剽窃”王勃的成果,向唐玄宗上《大唐五行应运历》,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并且还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

可见,在唐朝创建130多年后,世人仍然对它是否合法一直存有异议。

因此,唐朝不合“正统”,是非法的伪政权,这一观点并非我们最先提出来的。它早在唐朝初期就有了。



李渊、李世民不是“中国”人



在今天,许多人仇恨清朝人,骂他们脑袋后面有辫鞑子,是拖着狗尾巴。殊不知,李渊、李世民就是拖着狗尾巴的鲜卑人的苗裔。

唐太宗时,僧人法琳就讽刺李世民,对李世民伪造出身颇不认同。法琳说:“窃以为拓跋元魏,北代神君,达闍达系,阴山贵种,经云:以金易输石,以绢易褛褐,如舍宝女与婢交通,陛下即其人也,弃北代而认陇西,陛下即其人也。”李家本是鲜卑人拓跋氏(北魏的创始人)的后代,正宗的“阴山贵种”、“北代神君”苗裔,如今却冒充汉族,伪称陇西名望,是认“贼”作“父”,自降身价,不符合鲜卑“正统”。

在宋代,朱熹也说过,唐朝皇室出身夷狄,不是“中国”人,不信从华夏文化,所以男女淫乱,失于“礼教”,还不以为耻辱。

在近代,史学家曾为李唐氏族问题争论不休。大致可分两种学术观点,一是李唐一族出于夷狄,不是“中国”人,譬如刘盼遂先后撰写有《李唐为番姓考》、《李唐为番姓三考》等文,日本学者金井之忠撰有《李唐源流出于夷狄考》一文;一是李唐先世为汉族,是“中国”人。其下又分不同意见,譬如朱希祖,依据正史的描述,认为李唐出身陇西望族;譬如陈寅恪,认为李唐不是赵郡望族的冒牌货,就是赵郡的破落户。

在隋唐,赵郡李姓、陇西李姓都是老牌望族,根正苗红,具有相当可观的品牌价值。正史上说,李渊自称是西凉王李暠生殖器搞出来的后代。李暠是陇西望族,那李渊理所当然是陇西望族,“根正苗红”。

可是,李渊作为“野孩子”(私生子),追认“父亲”失败了。陈寅恪认为,李渊自称李暠后裔可疑,陇西望族李冲并不“承认”李唐先人李熙为“同宗”。他认为,李唐可能出于赵郡破落户,因周、齐东西分立的政治变迁,不得不改变郡望,附会同姓名人,冒充陇西名望。

在古代中国,为攀附高枝,修族谱“追认”同姓名人为自己祖先的事,举不胜举。正如有“原罪”的暴发户,衣锦还乡,捐款修谱,“认祖追宗”,上演婊子立贞节牌坊的好戏,妄图掩盖挖得“第一桶金”的肮脏事实,换来一个好“名分”。

在今天,有人发财了,要买一个博士文凭,买一个教授头衔,搞一个什么会长的,什么美国研究员,总之,要捞一把帽子。

像杨澜的丈夫吴征就卖了一张美国巴灵顿大学的假博士文凭。不料,这个巴灵顿大学是钱钟书《围城》里的“克莱登大学”,因卖文凭被美国政府下令查封。一时,吴征“博士”痛失母校。

如果说李唐出身汉族,或着是赵郡破落户、假冒牌,或者是陇西望族,可都难以自圆其说,无法解释种种悬案。就连史学大师陈寅恪,晚年也颇不满意他对李唐氏族问题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几大著名望族都鄙视唐朝皇室,认为李唐族望不高。尤其是“山东”崔姓、卢姓,鄙视李唐皇室,还引起李世民的不满。李渊建国200年后,此局面仍无改观。一次,唐文宗说:“民间婚嫁,不计官品而崇尚族望,我家两百年天子,还不及崔姓、卢姓。”

我们也认为,李唐源流出于夷狄,不是“中国”人。李唐一族信仰胡人风俗,并不推崇华夏文化。北方夷狄改汉姓也不少,日本学者金井之忠曾注意到,《通志》记载有“叱李之为李”,即胡族叱李部改汉姓为李氏。

李唐先人从胡姓改为汉姓,并无不可能,并且还反复更改。据说,李渊的祖父李虎,一度被赐姓“大野”氏,由汉姓改为胡姓,而在隋文帝时,李唐又由“大野”氏改回李姓。

唐史屡被篡改,史实大多面目全非。尤其是李世民,违制阅读国史和起居注,命人修改史书,因此有关李唐先人出身的记载实难可信。

据正史记载,李虎被北周宇文氏追封为唐国公,由其子李昺袭封。在隋朝,李昺曾担任柱国大将军、安州总管。李昺娶鲜卑人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为妻,生李渊。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其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第七女为隋文帝杨坚皇后。

李渊娶鲜卑人窦氏为妻,生下四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继承帝位的李世民,娶鲜卑人长孙晟之女为妻,生有唐高宗李治。

不管怎么样,即使学者确信正史,推定李唐先世本为汉族,也不得不承认李渊、李世民、李治等是“混血儿”,其族“渐染胡俗,名不雅训”(陈寅恪语)。

李唐为了掩盖出身,还曾对外宣称是老子的苗裔,推崇道教,企图从宗教信仰方面诈取世人的支持。一次,李渊指使太原人吉善,宣称梦见老子,因此为老子立庙。唐玄宗更为荒谬,他也号称梦见老子,画老子像,颁布天下,还亲注《道德经》,命人学习,并开道举科。

古语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按照古代中国的“正统”观念,即使入主“中国”,统一天下,如果血统不是“中国”人,则为“夷狄”,不符合“正统”。

夷、夏不可乱,非夏即夷,非夷即夏。只有夏才是“正统”,而夷是“非法”。因此,李唐作为“夷狄”抢得天下,是“非法”的,属于伪政权。



李渊家族不信仰中国文化



史学家陈寅恪说,李唐皇室“渐染胡俗,名不雅训”。今搜罗史料,就李唐皇室杂染胡俗的现象粗略列举出来,以证明其并不信仰“中国”文化。

孔子说得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华夏文化的本位性不可动摇,必须反对贩卖“夷狄”的“时髦”来毒害中国。什么自由主义之类的,都“解放”不了中国。

北方流行“结香火”的胡俗。李渊起义时,父子俩投靠突厥当了汉奸。而李世民,还与突厥领袖有“香火之盟”。624年,突厥南侵,兵抵长安附近,李渊惊恐失措。李世民飞驰前线,谴责突厥领袖突利说,你突利曾与我李世民“结香火”,相约患难与共,我有难,你则前来相救,如今你却引兵来攻打我,为什么没有“香火之情”呢?

南北朝时,北方胡人有脱帽欢乐的习俗。王显与李世民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李世民做皇帝后,王、李每次聚会,互相拉扯、脱掉对方内裤来戏耍,脱下帽子以相欢舞。

鲜卑人有刻臂为约的习俗。唐太宗时,太子承乾与汉王李元昌相互刻臂,用帛拭血烧成灰,和酒同饮,发誓患难与共,企图杀掉李世民夺取帝位。据说,李承乾喜欢打扮成突厥人模样,操突厥语,“辫发”牧羊,制作狼头纛等外国旗帜,设置穹庐,居住在其中,按照胡俗烧烤羊肉。一次,他装扮成突厥领袖去世,叫手下仿效胡俗举办丧礼仪式。

北方的鲜卑人“辫发”,即把头发编成辫子,拖在背后,类似于清朝人的辫鞑子。南朝史学家诅咒鲜卑人,辱骂其为“索头虏”或“索虏”。而北方史学家大骂南方人,蔑称之为“岛夷”。

陈寅恪对此深有感触,曾写下《旧史》诗说:“厌读前人旧史篇,岛夷索虏总纷然。沈约魏收休相诮,同是生民在倒悬。”沈约是南朝人,写有《宋书》,骂北方人是“索虏”。魏收是北朝人,写有《魏书》,骂南方人是“岛夷”。

一次,鲜卑人长孙无忌与书法家欧阳询在朝廷上戏谑。欧阳询长得非常丑陋,被长孙无忌嘲笑了一番。欧阳询报复说:“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由心溷溷,所以面团团。”其中,“索头连背暖”是说,长孙无忌“索头”,背后拖着一根猪尾巴,所以背上暖和。

李世民冒充汉族,然而太子承乾却在皇宫里公开“辫发”,恢复他出身夷狄的本来面目。一次,李承乾说:“将来我做了皇帝,当帅领数万骑兵赴金城西以打猎为生,解发做突厥人。……”他幻想即位后,重新拖起狗尾巴来!

许多野蛮民族,父亲死了,儿子占有后母,称作“蒸”;叔父死了,侄儿占有叔母,称作“报”;兄弟死了,未死者占有嫂子或弟媳,也称作“报”。鲜卑人不信仰儒家的道德伦理,所以蒸继母、报寡嫂的淫乱之风,盛行不衰,因而影响到李唐皇室。据《旧唐书》记载,李渊还没有死,儿子李建成、李元吉与他宠爱的妃子张婕妤、尹德妃淫乱。

在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收继了他的妻子。李世民非常宠爱这位弟媳,一度还想立她为皇后。

李世民没死,儿子李治就“蒸”了武则天。几年后,李治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这是举世皆知的事情。武则天称帝后,遍置“面首”,与薛怀义、张易之、张宗昌等淫乱。而武则天与女儿太平公主共用情夫,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唐中宗时,皇后韦氏、婕妤上官婉儿与武三思通奸,皇帝置若罔闻。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先嫁武崇训,与武崇训的兄长武延秀通奸。武崇训死后,她再嫁延秀。史称,韦后与安乐公主还共用武延秀。

唐玄宗,看上了儿子寿王的老婆杨玉环,则不顾伦理,占儿子的老婆为己有。后人嘲笑唐朝皇室淫乱无序,男人多戴“绿帽子”,因而称之为“唐乌龟”、“唐老乌龟”。

公羊学认为,“夷狄”与“华夏”的本质区别在文化上。“夷狄”接受“中国”文化,则进身为“华夏”。“华夏”抛弃“中国”文化,则退化为“夷狄”。进步与落后,关键在于文化。李唐不信仰中国文化,所以也不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当然不符合“正统”。



李渊、李世民是“汉奸”



李渊称臣突厥一事,史学家陈寅恪辨之甚详,而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李树桐攻之最力。根据目前的史料,陈寅恪之说实属定论。

按照史学家吕思勉《读书札记》引申,李唐先世出自“武川”,其自认鲜卑血统。如果从鲜卑人的信仰、习俗看来,李唐称臣突厥属“正常”行为。如果从“中国”文化看来,则为莫大耻辱,是“汉奸”、“卖国贼”。

李唐起兵造反,抢夺隋朝的江山,宣称是“起义”、“创业”,又自嘲为“掩耳盗玲”,可谓有自知之明。虽然史书早已掩盖李渊称臣突厥的具体事实,但在《旧唐书·李靖传》、《贞观政要·任贤篇》、《大唐新语·容恕篇》中,仍有漏网的只言片语。

因此,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李唐投靠突厥、认贼作父的行径,是“汉奸”、“卖国贼”,不符合华夏“正统”。

除非汪精卫不是汉奸了,李渊、李世民才不是汉奸。因为他们投靠外国的模式几乎一样,只是结局不同而已。



李渊反“三纲”“非法”



清末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在古代中国,维系“国家”存在的传统观念,是汉代《白虎通》所说的“三纲”、“六纪”。张之洞的说法十分精到。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称为“道”,君臣行为符合三纲,称之为“有道”,反之则为“无道”。不管是“有道”,还是“无道”,臣必须守臣道,不能犯上作乱,僭上弑君。

628年,李世民对左右说:“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意思很简单,即使君主“无道”,“君不君”,但做臣子的绝对不能“无道”,僭上造反(起义),失去做臣子的本份。

李世民的“重要讲话”,目的是“教育”臣民,不能造李家的反。但是,他一巴掌却狠狠打在自己脸上。若照李世民的说法,作为隋朝的皇亲国戚、臣子李渊,即使隋炀帝“无道”,也绝不能投靠突厥,趁火打劫隋炀帝的江山。

在古代中国,“三纲”、“六纪”是人伦的根本。谁违悖它,谁就是“乱臣贼子”,不符合“正统”。李渊、李世民不逃离于“三纲”之外。所以,李渊、李世民反“三纲”是“非法”行为,不合“正统”。





唐朝政体不合“正统”



史学家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认为魏、周、隋、唐接踵而兴,北方夷狄文化陈陈相因,所以制度前后承袭。

据陈寅恪的研究,隋唐制度的源流有三,第一是北魏、北齐,二是梁陈,三是魏周。魏齐的源流含有东晋南朝前半期的因子,以及保存于河西凉州一带的汉文化;梁陈是南朝文化因子的总结;魏周系鲜卑野俗加上有魏晋遗风的关陇文化。

北齐时期,普遍郡县制,郡县官僚由吏部铨授,是隋唐中央集权与统一的先机。虽然唐玄宗依据《周礼》编纂六官职典,只不过是“帝王一时兴到之举”(陈寅恪语),粉饰太平而已。因而,唐朝政体并非“中国”传统政体。

隋唐的刑律、礼乐也来源于北齐,而北齐直接继承于鲜卑元魏。隋唐的府兵制与北周息息相关。据史书记载,府兵制是由北周文帝时苏绰创建的,经过周武帝、隋文帝不断完善,直到唐朝才成为定制。

唐朝的财政制度则因“国情”汇合河西、江南而创设。唐朝以关中作为政治权力的中心,是继承了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的结果。李唐的政治基础是“关陇集团”,所以将首都设置在长安,并以此来抑制“山东集团”。

武则天“革命”,提拔新兴阶级,借刀杀人,打击既得利益集团,“关中本位”的传统被破坏,而府兵制也逐渐崩溃。当“关中”、“山东”政治制衡破坏后,权力失序,“中央”衰落,地方独大。“山东”胡化,不服从“中央”,所以天下大乱,藩镇割据一方,最终李唐江山落入他人的手中。

按照春秋学的“夷夏之辩”,虽然“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中国”可以退为“夷狄”,但是夷夏不可乱,即夷非夏,即夏非夷。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隋唐的政体因袭北方“夷狄”文化,并非“中国”传统,所以不符合“正统”。



黄守愚于长沙湘水之畔阙一庐

丁亥六月榖旦

西元2007年7月

西元2009年刊发

作者:四大寇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非政府机关怎么也有权通过税局收费? 上级是谁? 海归主坛 2014-8-22 周五, 15:36
[新闻]报告报告"老中政府"椐可靠消息,黄包车己和你英... 海归酒吧 2006-10-16 周一, 13:31
中国宗亲社会已经遭到毁灭的打击,这对于中国大地的政权来讲,后代来讲,将是万... 海归主坛 2014-12-01 周一, 15:01
中国的当朝政权正在把中华民族的根基一点一点的破坏掉 海归主坛 2014-2-01 周六, 19:41
[转帖]基层政权危机—— 一个党委书记的时局之痛 海归茶馆 2013-6-19 周三, 14:11
人权,中国人政权的穴道 海归主坛 2013-1-08 周二, 06:35
满清政权篡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罪恶 海归商务 2011-5-05 周四, 13:32
欧美政权为什么不害怕被推翻? 海归商务 2011-4-23 周六, 10:47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四大寇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MSN
  • [zz]经考证--唐朝政府是“非法”的“伪政权”-黄守愚 -- 四大寇 - (6304 Byte) 2009-7-03 周五, 15:36 (656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