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帖]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二十年精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二十年精彩   
wanderer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准将

头衔: 海归准将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1232

海归分: 168152





文章标题: [转帖]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二十年精彩 (2353 reads)      时间: 2006-2-19 周日, 20:29   

作者:wanderer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二十年精彩

1984年8月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这样的一条消息在当时并不特别让人注意。但从那一刻起,“ 经理人”的概念随着外资企业进入,第一次为大众了解,中国商业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在此刻孕育萌动、并在随后20年时间里破茧而出,茁壮成长、精彩大千世界。


外服公司 -- 中国第一批经理人摇篮

1984年,上海《解放日报》发布了一条并不起眼的消息: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公告中透露这家公司性质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的为外商驻沪办事机构和三资企业提供派遣中国员工等各类服务的涉外企业”。

中国第一批职业经理人从此处起步。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机构,它成立的惟一理由是,尽快满足外国的投资者如饥似渴的人才需求,但在实际上,这个机构最终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

即使今天身处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位,王学东依然对外服公司充满感情。199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他通过考试,在外服公司的帮助下,开始了第一次外企公司的工作经历,“那时,进入外资公司惟一途径就是外服公司,上班地点就在上海商城,好多外资公司都在那里,摩托罗拉当时还是个办事处,下班没事的时候我就一家家数写字楼里公司名字。”他回忆说。

谢德明进东芝的理由,听起来很简单 —— 他会日语,而当时的外服公司正在替东芝招人。虽然程度未必见得有多高,但在当年外语人才紧俏的上海,已经显得弥足珍贵,进东芝前,外服又安排了为期半年的培训,教大家打字、发传真、强化外语和基本的外贸知识。

而对于当时的外服公司来说,完成工作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政治任务,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家栋至今对一个叫做庄顺山的人记忆犹新:当时我担任人事干部,外商求上门来,可我们手里根本没有雇员名单。以为一千万人口的大上海,找几个懂外语的易如反掌,可大错特错。国内外语人才奇缺,加上不借不调不放人的“人才部门所有制”,我们真是大海捞针!

这番“搜猎”工作还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外服的员工骑着一辆“老坦克”,一头扎进大街小巷,费尽口舌,才终于在一家街道工厂里, “捞” 到一个自学外语成才的青年庄顺山,如获至宝!可人家厂里死活不肯放,找有关负责人,被婉言谢绝;再找,又被谢绝;第三次去,干脆被挡驾。又找区政府、找街道、找区工会、找集体企业管理办……跑得昏天黑地,讲得口干舌燥,整整耗了两个月,最后是厂里登报除名,庄顺山砸了那时无比金贵的铁饭碗,这才为外商解决了一个“流动”出来的雇员。

这样的故事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却是现实,对于外资公司,在上个世纪,人们普遍感到好奇和神秘,奚振鑫是当年外服早期的员工之一,当时他去一家澳大利亚公司驻沪办事处面试,一听外资老板说参加过朝鲜战争,和我们打过仗,当即吓出一身冷汗。被录用的奚振鑫从不和外商闲聊天,“界限”分明。而据说,当时管理外服第一批雇员的,是专门指定的派出所,而且特地由两位所长共同主持,警惕性之高,可见一斑。当时雇员从外商那儿拿工资,一律不要年终双薪,合同上写明每年加工资不得超过5% ,那时叫做不要外国老板的恩赐,这一条外商很久没能想明白。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外服和外资企业成为青年参加工作的首选。1991年,外服公司曾在报纸上刊登了第一次招聘广告,引来500多人报名应聘,盛况空前。

“中国第一代经理人毫无疑问都是从外服公司起步的,现在想起这些都会很有感触,”王学东回忆说,当时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能进外服,平时大家都不断交流进外服的信息,考试题目啊什么,那劲头和现在考研、考托福一样。

“第一个月工资居然是1000多元外汇券,外汇券在黑市上与人民币的比价约在1:1.2到1:1.5 ,而普通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当时,每个月都会有黄牛打电话来要兑换,时间还摸的特别准,都是发工资那一天。”

今天再回顾那段历史,王学东认为,外企里第一次领会了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几乎所有基本的东西都是那时学的,“怎么写报告、怎么接电话,基本销售技巧。当时没有别的途径能接触到这些知识,这一段经历打下了基础。”

数字:据统计,截止2005年,通过上海外服公司进入外企的各类人才超过十万人次,今天外服已经不再是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惟一通道,但毫无疑问,“外服“,这个名词,在中国第一代职业经理心中成为特殊的记忆。


MBA -- 职业经理人的“背书 ”

1991年,MBA首次进入中国,在全国仅招收86个学员,它也因此被视为某种高不可攀的神秘传说。

而今天的中国,MBA正成为职业经理人的一种背书。

“实事求是的说,刚刚听到MBA这个词的时候,我把它和NBA联系起来,” 现任迪奥凯(中国)市场总监李韵说,那是在1990年,当时她还在读大学二年级,不过在参加工作5年后,她终于成为成千上万个MBA求学者中一员。

“我意识到,接受MBA教育能够帮助我迅速实现职业经理人梦想,而且你不赶上这趟车,很快就会落后。”

英国《金融时报》在2004年3月的一篇报道中感叹,“今天在中国,无论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公司职员甚至公务员,人们争先恐后地接受MBA教育,试图通过它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这样一个庞大的、接受精英教育的群体将成为中国商业社会的中坚。”

李韵不惜辞去工作,专心在交大读MBA,努力没有白费,在她看来,现在的职位除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大程度上与MBA教育背景有关系,“有时侯它像一个敲门砖、有时侯它提供很多人脉资源。”

“零点”的一项调查表明,MBA一度成为中国社会十大流行语之一,更成为“职业经理人的一种背书”。

从1991年中国首批9所高校开始MBA试点招生,到今年已有10多年。中国本土的 MBA 院校遍及27个省市,已经造就了一个庞大的MBA教育产业。先后培养出5万多名MBA学员。

第一代职业经理人不会放弃继续领先的重要筹码,更多人则把MBA看作成为职业经理人的“背书” 。

1908年,哈佛大学率先招收MBA 。与已近百年的西方MBA教育历史相比,中国 MBA 教育无疑是幼稚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激情四溢。

虽然,MBA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通往上流社会的钥匙”。可以清楚看到是,政府、企业以及媒体都对MBA能带来的创富能力表示期待。

“你知道,中国传统缺乏对商科的教育经验,因为作为商业社会的历史太短暂,而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相比较,企业急需大量管理人才,这是MBA、 EMBA在中国能够如此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可口可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徐永革说。

徐永革是南开大学创越MBA研修班首批毕业学员,他认为,除了IT业内一些很成熟的外企和为数极少的民营企业外,大多数公司管理层的职业化程度都不高,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首先是经理人的职业化,职业经理人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特别在加入WTO之后,各行各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MBA 教育是目前惟一能够系统地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业经理人,使业已存在的经理人真正“职业化”的途径。

“有调查数字显示,每年企业渴望得到的MBA人数超过3万,但实际毕业学员仅在4000左右,缺口还是十分巨大的。”他说。

但随着MBA人数的膨胀,社会日益趋于冷静思考,“以前企业对MBA都是盲目追逐,期望值也过高,现在企业开始以务实的心态来面对MBA,他们需要的是理论与经验结合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一个知识结构单一的MBA 。” 零点调查公司总裁袁岳说。

数字: MBA1908年于哈佛首创,1991年引进中国,在清华等9所国内重点院校首先试点。全国首批招收的MBA学生仅86人,目前累计培养出5万名中国MBA和EMBA,大部分为职业经理人。


网络 -- 经理人群体发酵剂

当我们回顾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历史时,可以看出,网络经济在对职业经理人起到了类似“化学反应”的发酵作用,在国内三波互联网高潮中,新的商业模式催生了一大批按照国际标准打造的职业经理人。

“从传统行业投身网络,比较容易有成就感,而且能学习到职业经理人的技巧和知识” ,

郑欣在“触网”前已算“小有成就”。从1993年开始,他就和几位朋友一起捣鼓起一家软件公司,而且经营得颇为成功,但他是一个对市场感觉敏锐的人,在比较早的时候他就建议公司进行适当的转型,但被其他合伙人拒绝。

看到Internet正从自己身边溜走,他开始坐不住了。恰好,此时业务上的合作伙伴,携程旅行网的董事长沈南鹏发来加盟约请,郑欣决定一搏。他把手中的股权半价卖了来到携程网,任携程广州公司的总经理。

作为职业经理人,郑欣认为网络对自己意义重大,更容易取得成就感:“营业额从一百万到一千万只要两个月,而在传统行业取得成就可能要两年。”

他说,很少行业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迅速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

事实上,在1994年国内掀起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时,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让大众第一次了解了CEO、CFO这些名词。

张朝阳在回顾搜狐上市的过程中说,“风险投资者的要求严格到一笔吃饭报销单的审批程序,我只有建立最优秀的职业团队,去找那些人,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而反过来,这也让国内迅速出现了一批职业经理人。”

中国最大的房地产门户网站,搜房网华东区总裁代建功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风险投资涌入产生的巨大的作用是培养出了一批现代商业机制下了解管理、能够积极创新的职业经理人群体。“在我们吸引风险基金过程中,相比帐目上的数字,对方似乎更在乎团队的价值。”

人才是新经济的驱动力,网络经济改变了以前技术人才和市场不接轨的状况,而风险投资的介入督促了他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风险投资大量刺激了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每年收入在10万美金以上的职业经理人敬业地工作,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开始职业经理人生涯,同时使国内企业转到国际化管理的道路,职业经理人制度初见方向。

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是,网络经济,这一颠覆性的商业模型第一次改变了知本经济代表 -- 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使其在与资方博弈中占领有利位置,“期权激励”带来的众多经理人一夜暴富,事实上,当当网与阿里巴巴都未上市,股权成为激励职业经理人的最大力量。创造纳斯达克IPO奇迹的百度也在2005年宣布,其员工股权将逐步可以在股市上转化为真金白银。

网络,这一崭新的产业,让中国职业经理人正看到自己春天的到来!

数字:中国互联网协会推出的《2005 — 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显示, 2005年个人用户用于互联网服务的平均月消费为157.8元,中国互联网个人消费市场规模达1876.53亿元,预计2006年互联网个人消费规模将达2862.27亿元,增长率为52.5%,中国各类网络公司目前超过2万家。


信任危机 -- 经理人的一道坎

“信托责任”正成为中国经理人心里沉甸甸的词语。

1995年起,从“喷施宝王惟尊被捕”,“创维陆强华跳槽”,包括“红塔储时健”,到最新的“三九赵新先事件”一系列关于职业经理人的负面新闻频频出现,让人们对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忧心重重。而这期间,职业经理人的危机对企业已是一种巨大的打击,事件发生后,资本和职业经理人的互相攻击,对企业更是致命的伤害。

即使在外资企业,这种危机也已显现,上海华德企业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江认为,与国外相比,“中国经理人不够职业化”,致使跨国公司把高层本土人才换掉,换成外国人。这样做,公司的业绩也许会受到影响,但不会出现大的漏洞,可能会更可靠点。

他的一些客户经常反映说,“有的外企中国人在经济问题上做得不够光明,比如存在灰色收入、小团体利益、贪污等等。这些情况让外国老板对中国本土人才失去信心,甚至戴上有色眼镜。”

而在2005年4月6日,朗讯以涉嫌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为由,宣布解雇其中国区CEO、COO、一名财务主管以及一名市场部经理的职务。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职业经理人道德操守的质疑。

王江表示,作为跨国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一个重要的素质是要有强烈的商业信誉和商业信仰。因为大型跨国公司的运作,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行为,职业经理人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和明确的商业信条。“而这些方面本土经理人的确要落后很多。”

“香港的会计师很少有敢做假账的。” 前程无忧猎头部总监张东扬说。他来自香港,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内地工作,长期研究职业经理人市场。“这一方面有悖法律,将被制裁;另一方面,社会上具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监控氛围。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要从A公司跳到B公司,A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会将该经理的所有表现客观地传达给B公司。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有不良记录,意味着他没法在业内做下去。但国内,这种职业经理人背景调查很难开展,一些人力资源部门出于人情很难出具真正客观的意见。”

如果说,之前中国本土经理人花了20年时间在努力弥补的是管理技巧、专业知识,那么接下来的20年里,本土经理人们必须为打造信托责任上付出努力。如同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去年7月一篇评论中所说,前者在短期内都可以迅速缩短差距,后者其实更体现在一些深层次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上,而这些因素的改变,远要比几个月的英语口语培训和两年的MBA教育难得多。

数字:睿智咨询2005年一份问卷调查显示,90%企业主认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缺乏高素质职业经理人,其中70%的人认为职业道德是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品质,而在另一份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问卷调查中,30%认为,目前中国职业经理人职业品质达不到国际化标准。


猎头 -- 经理人的孪生兄弟

猎头和职业经理人如同孪生兄弟,一起走过了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前者以职业经理人为生存土壤,后者则借助猎头力量在职场中不断向上攀登。

当赵丽华第一次接到猎头的电话时,她愣了足足有30秒,“当时,才刚刚从报纸上看到有猎头这个说法,没想到会有猎头公司来找我,”那是在1993年,赵丽华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一家化妆品公司,兢兢业业工作2年后,被提升为市场部经理。

”现在还不断会有猎头和我保持联系,但已经没有什么神秘了“,在猎头帮助下,成功跳槽3次的赵丽华目前任一家日本公司市场总监,接受采访时,她笑着说,“有时一些新猎头给我打电话,我提的问题比他还专业。”

可以肯定的是,职业经理人是猎头公司蓬勃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在猎头的操作下身价大涨。正如全球著名的猎头公司——海德思哲所秉承的信条:“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拥有的知识和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猎头是一种高级人才交流方式,是被广泛认可的通用手段,同时也是高级人才认可的必要方式。通过猎头会很快与符合自己招聘要求的高级人才建立联系,而企业自身很难做到这一点。

同时,职业经理人都希望寻找到一个更有发展空间和机会、待遇更好的新岗位。他们也很愿意与一个或多个专业猎头公司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

30岁的徐风云原来是TCL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先后在TCL通讯公司、TCL通讯设备股份公司、金能电池公司担任销售、市场推广及资讯传播等部门的要职。两年前,他碰上了猎头,并且被猎头公司成功猎取。

当时以生产古龙香水闻名于世的法国让。古绒公司急欲打进中国市场,亟须跨行业寻找一位年轻的营销干将,并且将这一重任委托给猎头公司,后者经过近一年的寻觅,最终还是将目光锁定了徐风云。以后,他们又不惜时间、精力,耐心操作,把徐风云挖到这家化妆品公司,担任独立管理一个领域的总裁。

对于这次被猎,徐风云十分感激,这让我的职业生涯发生了飞跃,他承认,“独立做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这一直是我的梦想,而我却一直为看不到升迁机会而困惑。”

资深猎头王文君告诉记者,他对猎头的理解是,“猎头的存在实际上像在金枪鱼群里放的一条凶鱼,因为凶鱼要去吃金枪鱼,所以它们必须躲藏、游动,这样最健康的鱼才能活下去,它能够促进职业经理人更加健康快速的流动和成长。”

今天猎头与职业经理关系更加紧密,在许多职业经理人抽屉里都收藏着猎头的名片,而诸多经理人信息,早已被猎头整理成文件归档,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数字:目前,在全国,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注册成立,并正式经营猎头业务的猎头公司超过950家,大约有200家全球跨国猎头公司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了中国猎头市场。而据统计,仅在上海,实际上从事猎头业务的各类大小公司超过2000家。


海龟 -- 经理人新贵

”以往,中国区本地经理遇到事情要先向亚洲区的香港 、新加坡总裁汇报,遇见集团总裁连话都没法说上,可是,如果你和他是哈佛或者是剑桥的校友呢,你们可以一起回忆下校园里美好事物,还用得着再看别人脸色吗?”

在中国享有“金牌职业经理人”之称的刘持金对记者说。近年来的职业运动规律似乎代表了海归人士的一种潮流:从海外学习积累、在跨国公司实践磨练、最后投身创业于自己的企业。

这位热爱变化的哈佛商学院的 MBA ,差不多在一年以前辞去了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职务,目前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了自己的公司——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Pan-Pacific Management Insititute) 。主要业务方向是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提供短期管理培训,同时为中国的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他认为,“‘海龟'经理人最重要是,带来了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谁都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而‘海龟'正好有这样的渠道。”

10多年前,被外派中国内地工作的海外人士往往身份“显贵”,享受着本土人才无法享受的高额津贴和福利;而如今,这种“贵族”身份正逐渐消失,一批海外归来的新贵正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新生血液。

“海龟”经理人能给本土企业带来很多优势。首先带来的是一些大公司的专业精神。像 IT 行业,最早的一批像张朝阳就带来了国外的管理经验。”刘持金认为。其次,是带来了信誉。

”在融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跟海外的投资商接触的时候,他们觉得对‘海龟'经理人比较放心。因为他们的家人都在硅谷,他们要确保在中国的投资第一是回报好,第二要有信誉。“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近日专门针对 39 家外资企业及 1 家大型中国公司的外籍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外资企业纷纷推行人才本土化策略的过程中,外籍人员也在本土化,而这恰恰给中国‘海龟'经理人带来巨大机会。

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陈道信曾长期供职IBM中国公司,但之后毅然拒绝了微软等公司向他抛出的橄榄枝,选择在2000年前往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攻读MBA。

“我希望能够跨越行业工作,为此需要学习现代企业的组织、运营和财务策略,而这恰恰是在国内学习无法满足的。” 陈道信说,可以预见,今后海龟派经理人将越来越普遍,最终必将成为主力, 2002 年回国后,他就任美国菲亚机械(中国)CEO 。

“两年多的海外学习带给我最大帮助,是入乡随俗。”陈道信说,“这是指思维、理念上的融合,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带给我对个性与多元性的理解与推崇。“

国际化视野、文化核心与习惯。在他看来,作为企业的高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不可少,但国际化的视野更为重要,这正是海外学习能够培养人的地方。

“海龟”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和目的返回祖国,给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庞大的社会群体。

镀过一层金的海龟无论在文化背景、语言能力上都更加适应国际化需求,这一群体的归国,不但有助于改变外企“天花板”怪圈,也为未来中国国际化经理人树立榜样,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唐骏、李开复等人都是其中代表人物,而随着他们人数的增加,还将提高整体中国职业经理人素质。

数字: 2005年全国青联发布的中国首次全球“海龟”大调查显示,身在海外的留学生中,近九成(87.7%)有回国意愿;据教育部统计,截止至2005年底,共有近37.28万名改革开放以后出去的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

中国职业经理人TOP10影响力人物

“教父”柳传志 --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主席

柳传志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用14年时间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也不因为他始终“不在改革中犯错误”,以“长青树”的姿态屹立在中关村。除了本身创业的成功,他的传奇故事对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职业经理人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成功。”

入选理由:

在今天的中国商界,他扮演着职业经理人教父的角色,无论他的接班人杨元庆、危机时刻鼎力相助的史玉柱,还是有过一段恩怨情仇的孙宏斌,都证明了他对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影响力。

“理论家”张瑞敏 --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中国哪个公司的总裁应邀在哈佛商学院授课,中国在世界最知名的品牌是什么——海尔。 20 年左右时间,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 147 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 711 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入选理由:

就职业经理人角色而言,张瑞敏也许是最具理论水平的CEO , 1998年以来,张瑞敏先后应邀登上哈佛大学、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讲坛,并率先对韦尔奇神话提出质疑。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姚吉庆 -- 原华帝集团总经理

这个名字已经从媒体中消失了很久,在1999年10月28日,姚吉庆被推到国内燃气灶巨头——广东中山华帝燃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华帝集团总经理的职位上,公司创业的七位老板全部退位让贤,姚吉庆一举成名,成为“中国民企职业经理第一人”。然而三年之后,备受内部权利之争的他不得不选择离开。

入选理由:

现在看来,当年他毫不犹豫地把“螃蟹”吃下去的时候,他就已经走进了一个鲜花与荆棘并生的世界,即使在今天,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依然矛盾重重,资本对知本仍然存在着一种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戒心和防备。

“探索者”唐骏 -- 盛大网络有限公司总裁

1994年他只是微软的一名软件工程师。而到了2002年,唐骏出任微软中国总裁。他是微软全球 5 万名员工中期迄今为止惟一拿过两次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的员工,而在唐骏领导下的微软中国,是微软全球惟一一个连续6个月创造历史最高销售纪录的公司。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在去年跳槽加盟盛大,一家被议论带有“家族管理”作风的民营企业。

入选理由:

他的选择不是一次关于“天花板”的老调重弹,而是更多地体现出职业经理人新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尝试影响深远。

“追赶者”李东生 -- TCL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李东生出生在广东,大学毕业三年后,成为了TCL通讯公司的总经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将一个地方小企业运作成中国电子工业五强,国内彩电业三强,并在国内电子业率先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

入选理由:

李东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追赶者”。2005年李东生先是分拆TCL通讯成功上市,接着马上又是集团重组整体上市,一年之内,两番收购国际巨头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公司核心业务,一连串的资本运作令人眼花缭乱。

“典型样本”倪润峰 -- 前长虹电器董事长兼总经理

倪润峰的谢幕符合多数中国人欣赏戏剧的心理,他曾经叱咤一时,但有诸多未竟事宜;他为“中国制造”拉开序幕,但壮志未酬;他是实干派的代表,善捉机遇又精于跟进,勇于冒险又谨慎行事;他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却又因公司使命不得不逐利而为。

入选理由:

他是过去十年中国商业的代表,他关注“以广阔的内需市场为腹地,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和资源消耗”为前提的成长模式,而他在产权制度变革上的固执成为永远的死结,更为国有企业经理人悲剧命运提供了典型样本。

“争议人物”李开复 -- Google 中国区总裁

闪电跳槽,火线加盟, 44岁的李开复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从老牌软件巨头高管到互联网新霸主领军人物的跨越。这也成为2005年业界最大的新闻。作为技术型CEO,李开复博士于 1998年7月加盟微软,2001年出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

入选理由:

透过这一跳槽事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微软与google争夺中国市场是其深层次内因,这样的场面发生在中国,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跨国公司对中国职业经理人的重视得到空前提高,并体现出中国经理人未来的空间将更加广阔。

“创纪录者”皮卓丁 -- Adobe 大中华区总经理

1995年8月,皮卓丁加入Lotus 公司,出任Lotus中国区渠道销售经理。1996年 10月升任Lotus中国区总经理,结束了由外籍或港台人士领导Lotus中国市场的历史,成为Lotus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第一任本土总经理。在皮卓丁的领导下,1997年莲花软件在中国的市场业绩增长高达600% ,提前5个月完成全年计划。皮卓丁也因此在1997底荣获“Lotus全球年度杰出经理人”奖。1998年10月,皮卓丁加盟Adobe公司,出任中国区总经理,全面负责Adobe在中国的业务。2002年10月,皮卓丁升任Adobe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全面负责Adobe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业务。

入选理由:

十多年前,他是联想弃将。他没有MBA 、不是海归,但却创造了许多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第一纪录,例如结束了由外籍或港台人士领导 Lotus 中国市场的历史,目前惟一一位在 IT 跨国公司大中华区任最高职位的本土职业经理人。

“护士出身的CEO”吴士宏 -- 原TCL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外表温文、满脸带笑的吴士宏,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1985年7月进入IBM公司, 1998年吴士宏受聘为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成为IT界风云女性。1999年加盟TCL集团,任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TCL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她被《商业周刊》(亚洲版)评为“亚洲风云人物”。 2002年12 月1日,离开TCL集团。”

入选理由:

吴士宏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群体中的一个争议极大的人物。从一名医护人员一步步到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她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尤其是先后与微软和 TCL 的不欢而散更一度让她处于争议的风暴成为中心。但无论如何,她个人奋斗的经历曾经激励了无数青年向职业经理人的方向努力。

“拯救者”郭尊华 -- 赛门铁克公司大中国区总裁

郭尊华曾担任EMC公司大中国区总裁,使EMC成为了中国数据存储市场的领导厂商,并创造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这位出生于香港地区的中国人2003年底上任时,外界认定他专为“拯救富士通(中国)”而来。而他当时的思路也是整合富士通中国,打造“一个富士通”。 郭尊华当时公开宣布,三到四年之内,富士通中国的总收入要翻三番。然而,一年之后,这位前任总经理已成了赛门铁克公司大中国区总裁。

入选理由:

作为外资IT企业的资深CEO ,当郭尊华作为首位华人总裁空降到富士通 ( 中国 ) ,曾是业内轰动一时的新闻。并被人们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中国人的“郭士纳”,尽管他本人向来低调,但他在业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


中国职业经理人TOP10影响力事件

中航油陈久霖事件

2005年最后一个月,中航油宣布重组,但巨额的亏损事实使中航油事件成为了一桩金融丑闻。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曾经因为传奇性的成长,而被新加坡大学载入MBA教科书的公司CEO ,如今却要因为火箭式的崩溃成为全世界的反面投资教材。从亏损公司到明星公司,再从天堂打回地狱,陈久霖和他的中航油只用了7年时间。

影响:

人们习惯于把中航油事件和9年前的巴林银行倒闭案相提并论,但很少有人深究过,到底9年前的英国老牌银行和9年后的中国海外上市国企之间,在对企业领导者的风险监控方面又有多少相通的地方。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已经开始,中航油事件应该学到制度化的风险管理,因为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必须有流程化的监控和制度化的强制,如果之前能够做到这样,陈久霖虽然可能没有“亚洲经济新领袖”的荣誉,但却可免去今日的牢狱之灾。

褚时健事件

原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褚时健。 1997年2月 8 日因贪污公款被监视,同年7月10日被逮捕。

在那场被称为“历史性的审判”中,褚时健被控和红塔集团其他几个领导人以私分的形式贪污公款1061万美元,褚时健得款174万美元。但是,一直到褚时健服刑,这笔钱都没有到达他的个人账户。

褚时健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17年,“玉烟”17年利税总额800亿元,褚时健17年的全部总收入约80万元,其比例是十万分之一。

影响:

褚时健案促使一些领导人意识到国有企业中长期以来的分配问题,开始注意管理者的待遇。企业领导人待遇的提高和激励机制的慢慢建立,是缓和国有企业和企业家矛盾的重要一步。以褚时健的继任者字国瑞为例,字国瑞的年薪加上奖金超过100万元,而褚时健一生的收入也比不上。

王惟尊事件

王惟尊1993年以MBA的身份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曾任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海滨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广西喷施宝的经历,使他成为轰动业界的“中国职业经理人第一案”主角。

影响:

7 位 MBA 联名上书,要为其讨回公道。最后王惟尊在被关押了 9 个月之后法院判决由于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终于被还以清白和自由。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商业伦理与诚信公正的信用环境的探讨,但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中究竟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样的话题还远远没有结束。

赵新先的悲剧

2006年元旦刚过,64岁原三九企业集团董事长赵新先再次成为新闻焦点。

赵新先于 2005年11月底被深圳检方以“协助调查”的名义已被深圳检察院刑事拘留,其被捕日期约在11月20日。目前赵可能因渎职罪被起诉,这位曾经的“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此刻不得不面对其辉煌人生的最大一次危机。

影响:

赵新先离休留给后任的,是一个有着19年历史、以突飞猛进的并购扩张打下的庞大企业集团。有着逾200亿元总资产、 400余家子公司和3家上市公司;涉足药业、农业、房地产等“八大产业”,是国内最大的中药制造商,连续多年的中国500强企业。

但从2003年起,三九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多达21家债权银行开始集中追讨债务并纷纷起诉,“三九系”整体银行债务被曝高达98亿元。赵新先这种“悲剧”式的结局,实际上反映的是国企上市公司所有权缺位的问题,他本人成为国企业经营内外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牺牲品之一。

王志东告别新浪

2001年6月3日,新浪网宣布执行长王志东因个人原因辞职,新浪网董事会立即指派现任营运长茅道林接任执行长。王志东只担任新浪网首席顾问。

影响:

王志东的辞职,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者和资本方对于企业价值缺乏认同,而最终“说话”的是资本力量,职业经理人从此能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商业结构中的地位和空间。

“何经华出走用友“事件

2002年5月11日“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以500万元人民币年薪,重金礼聘台湾籍的宏道信息北亚区总裁何经华,出任该集团总裁(CEO),协助用友拓展国际市场,而2004年11月2日,在北京用友大厦二楼会议室,何经华宣布中途退场。

影响:

作为中国薪酬最高的软件公司总裁,短短的两年半的用友CEO的蜜月期生涯,只达到了当初立誓“服役用友5年”的一半,为空降职业经理人在国内企业,增添一笔水土不服的典型案例。

朗讯(中国)“贿赂门”事件

2004年7月,朗讯总部以涉嫌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为由,宣布解雇其中国区CEO 、COO 、财务主管以及一名市场部经理的职务。而朗讯中国的帅位则一直空闲了4个月才有人接任,朗讯的企业形象一落千丈。

朗讯向中国检查机关提交了800页调查报告,据称详细披露了有关朗讯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涉嫌商业行贿的具体细节,尤其是在“贿赂门”事件中被解雇的朗讯(中国)前CEO戚道协在任的2000年到2002年之间。

影响:

郎讯中国行贿事件在国内外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国内外大小传媒纷纷对朗讯行贿丑闻进行了报道。前CEO戚道协留下的职位依然空缺,直到真空运营146天后方才到位。而更重要的是,人们从此对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中是否存在灰色地带产生疑问,对于这些企业的经理人操守产生怀疑。

陆强华起诉创维

从1996年到2000年,陆强华作为销售总经理让创维电器的年销售额从7亿元人民币激增到45亿元,行业排名由第十七位,骤升至第四位。但2000年4月份,创维在香港上市,陆强华却失去了实权。同年11月,陆强华率手下众多销售精英投奔竞争对手,通过媒体攻击创维和创维老板黄宏生,并一纸诉状将创维告上仲裁庭。2001年5月21日,深圳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正式做出裁决,陆强华多项诉讼申请中,除裁决创维支付陆强华应得工资88450元外,其余各项申请均被驳回。

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一批以打理企业为谋生手段的职业经理人走入了公众视野。但从一见钟情到互相猜疑,再到不欢而散,似乎又成为国内职业经理人必须面对的三部曲。个中缘由其实均可归结为一点——职业经理人和资本之间的尴尬。事实上,资本与知本只有真正有效整合,才能产生最大生产力;只有当职业经理人的规范与制度真正建立完善,知本才能变现。

蒙牛集团面向全球招聘总裁

2005年9月27日,内蒙古蒙牛集团宣布:面向全球招聘总裁。新任总裁最重要的标准是:全球化。“不限男女、不限语言、不限肤色、不限年龄”,“但必须有 10 年以上乳业工作经验,且带领过一个团队,有管理经验。”而且,新总裁“可以不懂中国市场”。作为蒙牛“精神领袖”的牛根生此次将辞去总裁一职,仅保留董事长职务。

影响:

在民企接班人的选拔问题上,牛根生显然是高人一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最终的国际化已成为所有有理想的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国际化的企业显然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操控能力的总裁。从两年前开始的央企全球选秀到此次蒙牛全球招聘,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无疑是对本土职业经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004年12月7联想宣布收购 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世界第三大PC领导厂商,从而将IBM的企业级PC技术带给消费市场和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同时赋予联想在中国和亚洲之外、全球市场范围的覆盖能力。 当时IBM高级副总裁兼IBM个人系统部总经理Stephen M. Ward, Jr. 成为担任联想CEO 。而一年之后,联想集团从戴尔挖来阿梅里奥出任此职。

影响:

这是中国企业第一个任命老外做为CEO的案例,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企业在运用国外职业经理人上的成熟度,无论是在中国本土还是开始走向海外的国际化企业,一些骨子里面的文化是改变不了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做CEO,都需要面临如何了结这些企业文化,并且做好融合沟通的工作。但是这种尝试必然对中国职业经理人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wanderer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wanderer于2006-2-20 周一, 03:33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相关主题
[转帖]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故事:我是如何对付黑白社会的 海归主坛 2009-9-03 周四, 21:05
250兄发的文章都是"美国职业生涯". 那中国呢? 可... 海归论坛 2006-3-30 周四, 09:54
[转帖]中国企业家步鑫生的1983-1988 海归商务 2015-6-10 周三, 15:08
[转帖]回国创业5年我们踩过的坑 海归主坛 2015-3-15 周日, 13:04
[转帖]中国企业疯了,如此“造”钱,有点崩溃前的预兆 海归茶馆 2011-12-29 周四, 12:03
[转帖]中国企业家们的“非正常死亡”档案 (2) - 包头市惠龙商贸有限责... 谈股论金 2011-6-05 周日, 12:11
[转帖]中国企业家们的“非正常死亡”档案 (1) - 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 谈股论金 2011-6-05 周日, 11:57
[转帖]中国企业遭遇恶意索赔 撤离利比亚 海归商务 2011-3-28 周一, 10:3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wander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