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美国人为什么不急?如何打赢这场战争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美元贬值美国人为什么不急?如何打赢这场战争 (1381 reads) 作者: 仰望星空来自: 北京 文章时间: 2008-1-29 周二, 09:42
    —
作者:仰望星空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美元贬值美国人为什么不急?如何打赢这场战争

--------------------------------------------------------------------------------
发布时间:2008-01-28 17:27:19 【来源:货币战争】


  美元贬值,美国人为什么不急?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需要从一个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开始。

  简单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通过一个固定的比价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在这一体系下,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几乎是高度稳定的,各国贸易和财政不存在严重失衡的问题,因为金融赤字的国家势必流走真正的国家财富。

  这一体系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所以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而长期的贸易逆差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

  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种危机开始爆发。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全球性“美元过剩”出现。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这使黄金正式退出了货币体系。

  最近的一本畅销书《货币战争》认为,这正是国际银行家们乐于看到的。因为在黄金间接本位的布雷顿体系下,所有的国家都必须诚实和刻苦地工作来积累财富,严重的赤字根本无处藏身,他们手中的“货币发行权”也就无法成为巧妙掠夺世界各国人民财富的工具。

  姑且不论这一说法是否成立。不可否认的是,在挣脱了黄金这一紧箍咒(金本位时代,每印刷一定量的纸币,必须对应一定量的黄金储备)之后,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工业国信贷扩张明显加快,“货币发行已达到毫无节制随心所欲的程度”,到 2006年为止,美国的政府、公司和私人欠债总额已经高达44万亿美元,如果按照5%的最低利息估算,每年仅偿还利息就高达 2万2000亿美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元贬值表面上看似乎冲击了美国的经济,实际上却让美国获益了。因为随着美元贬值,美国的外债同时也在缩水。

  美元与石油的“跷跷板效应”

  在一国国内,货币发行权的滥用会导致通货膨胀;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滥用货币发行权就会导致本国货币被市场抛弃。

  既然如此,“货币发行已达到毫无节制随心所欲的程度”的美元为什么没有被抛弃?有专家分析说,这其中存在一个例外,那就是滥发的货币是世界基准货币,无法被使用者所淘汰。

  按说,布雷顿体系解体之后,美元已不再是世界基准货币,它是如何让各国无法淘汰它的?这就需要被人称为“黑金”的石油出场了。

  布雷顿体系解体之后,失去黄金支撑的美元随之迅速贬值。为了重建世界对美元的信心,美国必须找到一种能有效影响价格的实物。1973 年底,石油危机爆发,油价飞涨,这给了美国找到可以替代黄金的硬通货的机会。到1975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这些国家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

  这样一来,全世界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首先需要持有美元,而油价上涨,进口国就需要持有美元更多,失去黄金支撑的美元又一次找到了依靠。

  从那以后,“美元与石油”结成了类似“美元与黄金”的参照物关系。通过石油这种全球工业的粮食,美元再一次成为世界基准货币。美联储也得以继续大量印刷绿色钞票而不引起贬值。

  如今,又到了“油价飞涨”的时候。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首次突破100美元关口。

  有人分析,此番油价飞涨,虽然与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大增有关,但主要的罪魁祸首却是美元。

  因为身陷次级贷风波,让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愈加强烈,美元几乎对所有货币都出现了迅速的贬值。

  由于原油价格是以美元计价,所以美元和原油就像是在玩跷跷板,一端下沉就会引起另一端高高翘起。由此,美元贬值,油价自然地会出现上涨。

  猪肉涨价,都是石油惹的祸?

  由于石油目前是全球工业的粮食,油价上涨必然引起连锁反应。对于石油进口国而言,这意味着发展成本的不断增加。

  为了缓解压力,各国使出了浑身解数。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则祭出了“生物能源”的妙招。2005年8月,布什政府推出《新能源法案》。该法案规定:到2022年,美国年产生物能源将达到360亿加仑;到2015年,多达一半的新车必须能使用生物油料比例达85%的混合汽油。

  对此,《三联生活周刊》这样分析:布什政府从来对环境问题无动于衷,甫一上任便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却在石油价格步步上涨时推出了《新能源法案》,大张旗鼓地鼓励机器与人类争夺粮食,用玉米提炼乙醇。这背后一定藏着阴谋,一个借粮食再次掠夺发展中国家财富的阴谋。

  这一说法无疑有其道理。美国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0%,出口量占到世界玉米总贸易量70%(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1/4),在世界粮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美国已把20%的玉米用于提炼生物能源。这必然减少其玉米年出口量,进而引起国际市场玉米期货价格的大幅波动。

  玉米恰恰是家禽家畜饲料的主要原料,其价格上涨不仅会影响其他粮食作物价格,还会对包括牛奶、鸡蛋、奶酪、黄油、家禽、猪肉、牛肉、酸奶以及冰淇淋等与玉米紧密相关的食品造成影响。

  这就是去年以来,中国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原因。

  食品价格上涨使我们的CPI攀高,进而影响利率预期。正当人民币升值呼声高涨的时候,高企的CPI等于帮助西方推高人民币银行利率,逼迫人民币升值。

  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下,大量海外资金流入,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增大。

  由此,《三联生活周刊》认为:一轮类似于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氛围在我国周边形成。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中国该如何打赢这场石油、金融、粮食和住房等多手段并用的残酷战争?

作者:仰望星空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