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奔放:谈谈软件人员的管理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杜奔放:谈谈软件人员的管理 (2099 reads) 作者: benfangd来自: USA 文章时间: 2005-3-15 周二, 18:00
    —
作者:benfangd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国内为了扶持民族工业,鼓励政府部门用Linux系统,而且要求政府部门采购软件,必须用国内软件企业产品。这对国内软件公司是一件好事,不过,这种保护措施在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只能看成是暂时措施。如果国产软件不乘机迅速提生自己的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各级政府向他们采购的意向就会越来越低,久而久之,他们会失掉这种保护。因为政府也受到竞争的压力,政府要吸收外资,政府没有好的软件支持,效率低了,资金会向他国转移。
如何提升国内软件业的水平呢,我在美国从事软件业十多年,感到发展软件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管理软件人员与管理工厂工人有本质的区别。在一个现代化的工厂里,大部分复杂的工序都被自动化了。工人的分工也很细,所以对工人的精神状态要求很低,只是对工人的体力有简单的要求,所以,工人工作时间越长,产出就越高,这是个线性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工厂采用打卡制度,来严格控制工人的上班时间。
可是,对于软件人员,其产出不一定与时间成正比。主要是因为软件有其特殊性。软件的生产过程主要是依靠人脑,而不是机器,这个过程很容易出错,软件人员一般只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来写新程序,而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查错纠错。这是一个高度的脑力劳动,对软件人员的精神状态要求很高。如果软件人员觉得身心俱疲,很可能一个错误花上一两天都找不到原因。如果他心情愉快,精神状态好,同样的错误,可能只需一、两个小时就能被纠正。可见,软件人员的产出不一定与他投入的时间成正比,过度给软件人员压力,有时其果适反。
美国很多公司,在管理软件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时,通常对他们比较尊重,平时上下班的时间也给予他们灵活性,衣着可以相对随便,都不要求打卡。在制定软件项目的完成期限时,往往也会征询软件人员本人的看法。
可是,国内的软件行业,很多公司做不到这些,很多国内的编程员觉得压力太大,不被尊重,都想做几年后改行,软件行业如果留不住有经验的软件人员,怎么会有大发展?
有人以印度的经验为例,提出了软件蓝领的概念,认为,可以把软件人员当成工人一样看待。即使软件人员的薪酬可能因为供求关系,比鼎盛时期下降了,可是,我觉得不能用管工人的方法去管软件人员。即使在印度,如果能入软件这一行,就能进入印度的中产阶级行列,不能把软件人员当成是印度的蓝领。
要让国内软件公司达到国际水平,就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人员的理念,对他们以必要的尊重,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设法留住有经验的软件人员,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


作者:benfangd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