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归系列:王维嘉(转贴)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新海归系列:王维嘉(转贴) (3287 reads) 作者: 安普若来自: 中国美国的飞机上 文章时间: 2004-4-09 周五, 19:26
    —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把互联网放到每个人掌上
(03/10)

南方周末记者李戎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圣诞节,王维嘉收到了两份“礼物”,一份是他第二个女儿的降生,另一份是来自“新世界基建”56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位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的博士说:“这是我能想象到的对我上个世纪工作的最高奖赏。”

第二份礼物也是国内网站迄今为止获得的第二大的一笔风险投资,仅次于新浪网的6000万美元。

1999年初采访王维嘉时,网站大战还未开始,王维嘉一心一意在上海的股民中推广他的双向寻呼机————“信息王”。一年过去,互联网的热潮已经烧得如火如荼,立志当无线互联网霸主的“美通”(美国通用无线公司)也不得不入乡随俗,先建个“有线”的互联网站,从提供无线终端的信息内容做起。

去年11月3日,掌门网正式开通。在决定了英文域名byair.com之后,中文名字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主人曾经在“倚天网”和“掌门网”之间踌躇,前者气势雄阔,突出无线互联业务的特点,就是通过空气传输;后者扎实沉稳,着重每个巴掌大的电器都可以成为上网终端的努力目标。最后美通的决策层还是选择了后者,可能是觉得在一个领域中成为掌门,傲视同侪,要比“欲与天公试比高”重要。

王维嘉称,目前掌门网的业务重点是支持手机和掌上电脑的移动上网。“在中国,人们对移动通信有着强烈的需求并已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中国的无线互联网市场完全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王1958年生于西安,父母是西安铁路局做技术管理的干部,他是家中长子,下辖四个妹妹。18岁高中毕业后下了一年半的乡,19岁半上的大学,他是78级大学生,与77级一样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

当时高考通知发下来时,只剩下40来天的复习时间,还要回下乡所在地的农村去考。王维嘉在临考前的一个星期回去,背了一大袋馒头,因为大队里也已停了他的口粮。到后来没有馒头了,就到农民家蹭饭。高考前最后一天,弹尽粮绝,带的钱也用完了,考前还要从大队走五里路到公社,现在王博士还记得考完出来,又饿又累,天旋地转。

还好,他以高分如愿进入中国科大的无线电系,并一直读到1984年硕士毕业。

1985年初,王维嘉如愿以偿拿到斯坦福大学的助研金,飞赴美国深造。他认为在斯坦福大学得到的最宝贵的并不是学位,而是对西方文明的神秘感彻底消失。“我接触了一大批人,最聪明、最能干的人我都认识了,我一点不比他们差。比尔·盖茨我不认识,但是保罗·艾伦(微软创始人之一)我认识,他跟你我是一样的,有了这种感觉,就不会束手束脚,妄自菲薄。”1994年,他创办了美通。

“第一笔融资花了7个月,从接触风险投资基金到钱汇入账户。那笔钱是175万美元。”

那是1993年底,王参加一次风险投资演讲会。会后他向讲课的风险投资家谈了自己开发个人移动信息终端的意向,投资家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说:“我们找时间再谈。”他连续打了三天的电话都没人接。但每次他都耐心地留下了语音留言。到第四次,他终于接到了约谈的回音。见面时,投资人说:“知道我为什么不接电话吗?这是考验你。如果你连打电话的困难都不能克服,都觉得不耐烦,我肯定不会找你。一个创业者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素质。”

自信是渐进的,能力也一样。“最近这一笔5600万美元融资,跟新世界基建谈,实际上谈的时间只花了一个小时”,王维嘉说。 互联网使得分布的人类社会状态及知识迅速地无障碍地流动和交换,从而大大加速财富产生的过程。但有线的互联网只能把人所需要的状态及知识锁定在固定的点上及传到固定的点去,这种互联是不充分的互联。如果以人为中心,充分的互联度应是100%的人在100%的时间里都连接在网上。按这个标准,今天有线互联网所造成的互联度还不到1%,剩下的99%要靠移动无线联网来完成。

王维嘉认为,今后若干年中,我们将经历移动互联网的原始阶段:每个人兜里揣一个随时联在网上的手机或PDA(个人数据助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有线互联网所造成的影响与即将到来的移动无线互联网相比将微不足道。

“无线互联的规模会超过PC,将来肯定不是简单的手机上网,而是各种各样的无线终端上网。但它不会代替PC。无线的带宽永远赶不上有线。原理很简单,无线传播通过天线广播以后,它的能量要充斥到三维空间的一个球里去,能量和带宽有直接关系,能量低,带宽就低;有线方面,光纤也好,铜线也好,都是把信息集中到一个很细的光束里传过去,没有分散到空间里去。在能量给定的情况下,有线的带宽永远要大于无线,移动性是用牺牲带宽的代价来换取的。”

不妨这样想象一下未来: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在旅途中,只要你想,都可以用手机或者PDA下载一篇小说来阅读,可以通过寻呼机随时查阅世界各大城市甚至各小城市的天气、交通状况,可以通过MP3播放器、MDWALKMAN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流行榜上的热门歌曲,股市的涨停与跌停会以震动的形式让你感知,可以随时知道NBA的实时战况,可以在曼联队进球后五秒钟内收到现场比分……

如果王维嘉的美梦成真,到2002年,移动电话系统应该能够全面支持GPS数字网,都有WAP终端;2003年中国将有一亿个手机,其中5000万个左右是WAP手机。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无线通信市场,一个第一大的市场有可能培育出一个第一大的产业。如果抓住这次机会,中国有可能在无线互联时代走在世界前列,这是王维嘉的机会,也是中国的机会。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