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房价3年翻番 炒出来的红火?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杭州:房价3年翻番 炒出来的红火? (901 reads) 作者: 资料 文章时间: 2003-8-18 周一, 01:05
    —
作者:资料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杭州:房价3年翻番 炒出来的红火?

--------------------------------------------------------------------------------

2002年06月10日 09:40 经济日报

  前不久落下帷幕的浙江省第九届房交会,短短四天,竟创下售房2518套,成交额13.946亿元的新纪录,把已经火热的杭州楼市带入了炎炎的夏天。

  面对火爆的楼市,有人欢喜有人愁。开发商个个赚饱笑盈满面;投机客手攥房号,伺机寻找下家,赚取不菲的订金差价;一些急需改善居住条件的市民,却只能感叹这楼市疯了。有人担心,杭州楼市是炒家带来的一种虚高泡沫,说不准哪天会出现“海南现象”!


  杭城房价一路攀升,确实让国内开发商羡慕不已。从1998年到2000年,杭州房价从平均2000元/平方米涨到了目前4797元/平方米,市区内房价每平方米7000—8000元已是普遍现象。更令人惊讶的是,杭州这些年每年都有数百万平方米新楼投放市场,所有开盘的房地产项目基本都能卖完,绝少有烂楼空压。

  杭州人的购买力真的有那么强吗?据浙江省城队提供的数字,去年杭州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90元,按户均3人计算,约为32670元。根据世界银行标准,合理房价应等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一6倍,由此推算,杭州市合理房价约在20万元上下。而杭州市区今年一季度商品房综合价格为4797元/平方米,假设只购买80平方米的房子,也要近40万元,何况现在市场的主力户型都在100平方米以上,显然大大超出市民的承受力,难怪普通工薪阶层只有望房兴叹。

  那么是什么力量带动杭城房产一路走红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杭州房地产火爆有其客观的基础。一是浙江经济发展迅速,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广东成为全国省、区第一,而杭州去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出3000美元,群众普遍有改善住房的要求和能力。二是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居住环境,这些年随着城市区划扩大,市容、交通得到迅速改善,杭州越来越吸引海内外人士作为创业、休闲、居住的理想城市。三是人们投资理念的改变。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在银行利率一跌再跌,股票市场持续下滑,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一部分人把购房作为投资,导致大量游资进入房地产市场。

  透过红火的楼市,一些有识人士已警觉到一种危险的信号浮出水面,那就是炒楼。早在三四年前,义乌、温州等地人就开始进杭购房,他们一般是出于租房、出售的长期投资行为,一买五套、十套,没过几年就赚得钵满盆足,投资回报在一倍左右。在这一财富效应的示范下,杭城一大批短线炒家纷纷跟进,加入炒楼行列。他们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买不起现房,就挑选还没开盘的楼盘,采取“预约登记”的办法,向开发商交1万至5万元的订金取得购房号子,然后寻找下家,以高于订金价格出让房号,从中获利。有时一个号子被反复炒卖多次,出让价也变为原先订金一倍以上。

  以获利为目的的大批短线炒客涌入,不仅哄抬房价上升,还带来杭州楼市过热的虚高之嫌,据不完全统计,杭州楼市基本已达二三成投资比例,个别楼盘甚至已过50%。为此,浙江省房地产协会理事长唐世定大声疾呼:“这种炒起来的繁荣背后就隐藏着泡沫。当然,投资也是允许的,现在需要制止的是违规炒房行为,没有预售条件的房产坚决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包括一些变相的销售方式,如收取预约订金等。”浙江大学房地产投资研究所所长赵杭生直接道出炒楼的危害性:“一个楼盘因为投资客的托盘,价格层层加码,等到超出实际的购买力时,没人接盘就只好降价。楼市泡沫一旦破灭,房价下跌很快,对社会的危害也很大。”

  专家认为,对于转让购房号子和期房更名的炒楼行为,目前尚无法律明令禁止,但是政府可以通过调控和法制规范来加强监管。如加大经济适用房开发,抑制房价上升过快,让老百姓买得起房。另外,采取买房实名制、预约登记房不好更名等相关措施,预防恶炒楼花。本报记者蔡文良



作者:资料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