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朋友对回国的看法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转贴:一朋友对回国的看法 (2324 reads) 作者: 资料 文章时间: 2003-8-13 周三, 23:42
    —
作者:资料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1、如果你回国的话,收入绝对赶不上美国(并且如果你的年薪超过10万人民币你将是税收重点监控
对象。不要小看我国的个税监控体系),但你的上升空间却是美国所不能比的。以我为例,我是学
MBA的,毕业后曾在美国投资银行作Associate(高级经理),去回国后到一家民营投资公司作高级项
目经理(Senior Associate)。国内的人民币收入只是美国的1/8,但我现在亲自主持兼并收购,这一点我
在美国投资银行界到退休时都作不到。并且很有可能明年我会被派到对方的董事会作副董事长(因为
我们跟公司原管理层有约定,保证原管理层人员基本不动)。回国是有上升空间的,但前提是你能够
适应国内的环境,并且能够作出成绩。国内不仅绝对付不起高工资,而且还要你的performance。MBA
也没法混饭吃,必需拿出工作成果。如果还想维持美国的工资水平的话,还是别回国,天低下没有工
资又高、个人上升空间又大的馅饼,如果有也不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吃得上的。

2、心态要摆正一些,海龟并不比土鳖强多少。其实,回国后我发现我还是和那些没出国的人基本在
同一起跑线上,有些没出国的同学甚至比我现在还好得多,因为他们留在国内这几年把握住了机会。
我的一个朋友,小我两岁,人大的法学硕士,律师,已经在北京买了town house,开polo,什么都好只
是深受泊车难困扰,实在让我憾颜。在回外这几年机会成本太高,浪费了不少机会。有些东西是一去
不再回来的。还有卡位问题,有些位置一旦被别人先占住,你即使付出极大努力也不一定争得到,中
国不缺人。中国第一代海龟(80年代末,90年代初回国的)已经基本上是公司老总级。我的一家客户
是中国最大的自动化生产企业,它的产品敢跟美国、日本的产品叫板,该企业的总裁就是我国第一代
海龟,他留学英国92年回国;另外,有名的还有证监会前副主席现任社保基金的一把手周正庆,他是
Duke法学博士。因此,要么赶快回来卡位,要么永远别回来,因为可卡的位置越来越少。另外,做人
还是谦虚谨慎的好。回国后也别自栩美国背景。美国背景有时是一块垫脚石,有时是一个包袱。

3、回国后必需重新适应新环境。想要回国的人至少在国外已经呆了三年,这三年国内变化实在太
大。我出差到山东,当地接待人员告诉我,山东规定“如果某地区的市委书记没能吸引外资(只要不
是本省的资金都叫外资),没能把当地经济发展起来,不仅得不到提拔而且还得下台”,山东第一个
开刀的就是济南市委,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XXX真能干,他把济南变成县",这名主持济南工作的干
部马上就要下台。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头脑中对中国的印象已经过时。另外,在国外呆久了我们的
mentality也变成了美国式,回国后还要重新改造。一个人的人生观最终形成是在30岁左右,而我们这
一段时间正是在美国,改造这种人生观很痛苦。建议在美国呆了8年以上的人不要回国。回国不仅思
想上痛苦,而且也处于一个不上不下找不到位子的尴尬境地。

4、MBA并非无用。和国内相比,我们在国外MBA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先进,先进得超前了。任何事物
超前、滞后都不足取,必需恰如其份才好。因此,我们学的东西一定早晚能用上,尤其是理念上的东
西。但这需要时间,要通过时间来证明现行的一套发展思路有漏洞。那时,我们再提出新理念,而这
些理念我们都已经在MBA的书本中学过。并且,那时候我们既是国外的海龟,又在国内有充足的实
践经验,是马克斯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做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走,目标函数
要分阶段完成,回国后的第一个目标别定得太高。

5、中国更需要通才、全才。中国不缺专才,缺的是创造性人才,缺的是能够把几块东西整合到一起
的人。而这正是在美国学子的弱项。美国的教育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个可替代的螺丝
钉,学的干的只是窄窄的一条,而中国要求的是融会贯通的人。可以说,在美国呆的时间越长,越难
重新调整适。

6、学技术的别回来,想要做管理的考虑回国。学技术到哪都受人领导,都得干活,在美国的工资起
码是中国的8-10倍,并且不象在中国有这么大的技术更新压力,因此最好别回来;学管理的虽然国内
工资比不上美国,但起码能够manage几个人,或能manage你的人并不多,并且还有上升空间,如果真
正相信自己能力,还是回国找机会。

7、回国尽量找民企。民营化(其实就是私有化)是既定的发展方向,打老邓的时候就偷偷地搞,到
现在民企已经在经济中举足轻重了,并且民企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最终将替代国企成为中国经济的
支柱力量。如果去外企,将来还会遇上发展空间glass ceiling的问题。有句话叫'虽有铱期不如乘势,虽
有智慧不如待时',做事就得跟对潮流。

作者:资料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