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人8卦系列] 钱钟书与杨绛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天文学

#1: [民国名人8卦系列] 钱钟书与杨绛 (4397 reads) 作者: 阳光在多城来自: 多伦多 文章时间: 2011-1-18 周二, 22:39
    —
作者:阳光在多城海天文学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在民国这些有名望的作家、学者当中,感情生活“丰富多彩”的比比皆是,夫妻两个从头到尾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的反而比较稀罕。钱钟书与杨绛算是这方面的一个佳例。他们并非“郎才女貌”,而是才子与才女的结合,符合很多知识女性心目中的婚姻理想。
  
  钱钟书是个终生与书为友的学者,但绝不是书呆子。读《围城》和他的那些短篇小说,在男男女女这些事情上,用笔都老辣世故,从不矫饰,有时甚至给人一种 “花心男”的印象。今天人们在网上读到的种种论证男人出轨有理的文字,常能看到“钱钟书先生说过:......”。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从来没有闹过婚外情,连绯闻都没有一件(有吗?我是没找到)。如果谁把《围城》当成钱老的自传,都得碰个大钉子。
  
  据说钱钟书对妻子杨绛的看法是:“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到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又认为杨绛是能够把“妻子、情人、朋友”三种角色集于一身的人。杨绛自己则说:“夫妻该是终身的朋友,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是能做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注释1)
  
  钱钟书是无锡人。杨绛也算无锡人,虽然她在北京出生。两人在清华大学相识。当时清华大学里女生很少,所以只要是女生都有大把人追。钱钟书与杨绛在校园里刚认识的时候,都以为对方是订了婚或者有男朋友的,后来知道彼此都是单着的,就开始接触了。不过两人之间是慢热,因为杨绛对谈恋爱的事情不是很上心,两人在学校里经常通信都拿英文写。相识不到一年,钱钟书提出两人订婚,杨绛推三阻四,惹得钱钟书写了不少伤感的诗句,诸如“春有春愁秋有病,等闲白了少年头”这类。杨绛被感动了,就答应了。结婚很顺利,因为门当户对,两家家长都甚满意。
  
  婚后他们一起去英国留学,钱钟书是公费,杨绛是自费,差不多就是陪读,但杨绛自己是个有志气的女子,求知欲旺盛,在英国时也选修课程,读了很多书。留学期间,生下女儿钱瑗,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杨绛后来又找到机会去巴黎大学进修,钱钟书拿到学位后也跟着去了巴黎。抗战期间他们一家三口回到祖国,最初在上海落脚。
  
  刚回国那阵子,杨绛比钱钟书的名气更大。她做了外文教授(上海震旦女子学院),又写了好几个剧本。那段时间她又全心全意支持钱钟书写《围城》。《围城》出版后引起了读者的注意,打听作者是谁,别人往往会说那是“杨季康的丈夫”。不过后来钱钟书在学术界站稳脚跟,当年在业余写着玩的《围城》也成为名著,杨绛就成了“男人背后的女人”。此后几十年岁月里,老两口相互扶持,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日子。
  
  钱钟书与杨绛这一生最大的不幸,可能是爱女钱瑗走在了他们前面。钱瑗也是一位学者,工作非常忘我,在六十多岁时因病去世。她走后第二年,钱钟书跟着去了。杨绛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写出了《我们仨》。这本书并不是一般的回忆作品,它的前两部分以虚幻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爱女与丈夫去世前的日子,是文学上的一座高峰。
  
  钱瑗是在共和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北师大外语系的教授。她结过两次婚,第一位丈夫王德一也是一位学者,在文革中因为反对林彪受到批判,后来自杀。她与第二位丈夫杨伟成结婚时,进门就做继母,要面对两个已经是青少年的孩子。从各种回忆文章来看,她与继子女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是一位尽心尽力的母亲。不过,杨绛在回忆录中几乎没有什么笔墨提到女儿的丈夫。
  
  杨绛是才女,在持家方面未必很能干,但是钱钟书更是笨手笨脚,还需要杨绛来照顾他。杨绛做为民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女性,同绝大多数同辈与后辈一样,要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打分身战。她自己虽然著作等身,但是未必没有遗憾。我在作家张者先生的博客里看到他写的一篇杨绛的访谈记录。杨绛对张者说:““我不是学者,这一点我与钱先生和女儿钱瑗不同。钱先生是学者,女儿钱瑗再活下去也是学者,我不是学者。” 她同时又感叹说:“我一直报歉的是没有做好一个妈妈,妻子做得也不够好,女人也做得不够好。”、“总而言之,是一事无成。”(注释2)
  
  钱钟书一家人都很低调。直到钱老去世后,杨绛才陆续写了一些文字,披露了若干往事,让后来者又了不少八卦谈资。杨绛至爱钱钟书,甚至不允许有一丝丝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大学者费孝通与杨绛是从小就认识的。前些年有人发掘考证说,当年在清华上学时,费孝通曾经追求过杨绛,只是不果。费老本人似乎也很乐意接受这个说法,可是杨绛坚决否认,说“费孝通的初恋不是我。”
  
  钱钟书与历史学家钱穆是同族(但关系比较远)。杨绛与曾经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杨荫榆女士则是姑侄关系(杨荫榆是杨绛的三姑母)。
  
  
  
  (注释1)吴学昭写有一本《听杨绛谈往事》,这些说法都出自此书。书里有一段说,杨绛有一次看到一位剧作家的传记,这位剧作家在说到自己的妻子时说: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到娶别的女人。”杨绛把这一段读给钱钟书听,钱钟书马上说:“我和他一样。” 吴学昭是吴宓的女儿,吴宓是钱钟书的老师。又,我没有读过吴学昭的这本《听杨绛谈往事》,只在网上读过别人写的读后感。
  
  (注释2)参见张者的博文《杨绛 做女人最难(我和杨绛先生聊天之二)》。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6fb3bac010000d2.html

作者:阳光在多城海天文学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天文学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