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芳华》,又一次感受到了冯小刚那个虽然有时流于肤浅,但仍然不失其真诚的认真制作。但由于期望过高,所以并没有感到格外的震撼。由于电影对小说的依赖很深,因此没有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特有的音乐和画面上的优势,在个别情节上也表现的比较生硬,显得主次不分。尽管电影本身其实已经涉及到中国社会的某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但由于影片对这些问题过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所以粗心的观众几乎根本就看不出来。就同类题材而言,小刚对社会批判的角度似乎还停留在当初谢晋的《高尚下的花环》的水平上。

小刚当初成名就在于他的聪明,善于剑走边锋,打擦边球,所以才毕竟有了那么多别人不会拍出的作品如 《1942》《唐山》和《潘金莲》。但这次是被他自己的青春迷恋所误导,拍出了与原著背道而驰的作品。特别是其中的离别一场戏,是原著中所没有的,浓彩重墨,堪称败笔。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属于中国电影导演的先天不足吧,

从电影文学性来看,这部也许是严歌苓编剧写的最好的一部了。因此有影迷还对影片做了认真的归纳,说是把人分成了从善到恶的六个层次:从邪恶的城管,自私的丁丁,利己的陈灿,明白的何小萍,善良的刘峰一直到至善的无名小战士。这种分类本身就反映了这个电影的问题,即试图包罗万象但没有真的给观众留下了什么。蛋糕的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包括电影审查制度,送到观众手中的仅仅是一片博饼。相比之下,同期的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中的那种基于对人性深刻洞察而表现出来的神力,我们还没有在《芳华》中看到。

其实,即使在那个历史时期,中国就有着不少彻底看透了他们所处社会的黑暗和冷漠的人士。他们更能够不甘寂寞及不屈不挠地开始苦苦地追寻探索中国人苦难的根源。但他们活到最后,还是被这个巨大而黑暗的社会所吞没了。如今的他们,或穷困潦倒,或身陷囹圄,或英年早逝,或流落异乡。可惜这样的人物至今还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影视甚至文学作品中。尽管如此,他们作为人间的至善至美,将永远活在志同道合者的心中,并最终照亮这个冷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