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一百四十六集)

罗国正

(2015年4月)

2339、不少艺术家的遭遇是他创作的作品没有失败,而现实却否定了他和他的作品,使他的生活和他的作品象江河中的浮萍,很快就永远地消失在暮色苍茫的大海里。也有的幸运地等到回潮,使仅存的浮萍,在江渚边生长出一片。

2340、追求认识事物的同一性须实现抽象,以此建立起来的主观本体论,与具体事物作为客观本体论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有效地运用这“两论”的方式来对艺术品或其它事物进行审美,可以减少很多偏执,而趋向理智,并能更好地把握审美对象的现象和本质。

2341、有些艺术创作在短暂的时间里,非常明显地反映出自然与历史的一致性。人们可以捕捉这瞬间来感悟哲学、美学、艺术的问题。

2342、很多人因综合实力脆弱,而显得胆怯,很自然地促使他们选择了那些机械的、重复的、流行的、低价的艺术“行货”。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也是赢得广泛接受的一个优势。这都启发我们认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文人艺术与工匠艺术、原创唯一作品与可重复制造的工艺品、艺术品与工业、艺术品与传播、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拜金主义、艺术理想与文化产业等之间的关系。

2343、当最近的历史却是人们最陌生的历史时,就等于人们可怜到面对这历史的勇气都没有了。这样,必然会引起自然的颓败和人性堕落。

2344、进入高端的竞争,归根结蒂是在大脑的综合能力上竞争。哲学和美学,是提升大脑综合水平的学问。

2345、人的一切胜利、收获、利益、幸福、美感、……。最终要在大脑里得到感受和落实。如果大脑对此完全没有感觉,一切努力都等于白费了,所以,美学的深层研究要非常注重大脑的问题,要进一步运用好脑科学、心理学将美学推向更高的境界。

2346、感觉,很多生命都有,而感悟真、善、美,只有人才具有的特性。感悟是以感觉为基础,但感悟的成果最终还须落实到感觉上,当然,这时的感觉已是在新的层次上的感觉。这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感悟前的美感,与感悟后的美感,是不同层次的美感。

2347、当一个人在没有损害自身和他人任何利益(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时候,其一切言行,都应视为正当的。这是重要的审美原则。任何减弱、干扰或阻止这些言行的人,都属非人道的。可惜现在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做出违反这审美原则的事来,这是不道德的。我相信,随着人类的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个原则的体现程度就越高。谁是朋友、谁是知已、谁是恶人、谁是敌人,也须要这审美原则来判断。

2348、如果把人作为本体,则感悟是人这本体应具有的能力,或人本体衍生的精神活动。或者说:人应具有感悟能力的。人更应对美的事物有所感悟。如果将感悟作为本体,则人的存在是感悟本体的必须条件,而人的正常大脑就是这必须条件的最核心、最关键、不可缺失的部分。正常大脑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有的是可以缺失的,如残疾人,或已因胆囊炎割除了胆的人,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大脑之外,人体上什么器官都可以换。感悟者是谁?有美感者是谁?最终的确定,是由那个大脑产生感悟、获得美感。一切都没换,只换了大脑(将来科技能解决这问题,这里还涉及到生命伦理的争论),这就是已改变了感悟者和美感者。他是谁?最终的定位不是身体,而是大脑!他是什么性质的人?最终定位是根据他的大脑的思想是什么,而判断他有什么的思想,人们常常根据他的言行来推断他的思想。这些都是对人进行审美的最关键环节。

2349、感悟总是感悟者的感悟。美感是有美感者的美感。

2350、我们应从感悟者中理解感悟,从有美感者里认识美感。

2351、感悟者之外的事物,只是促成感悟的条件,能产生感悟只能靠感悟者本身。同样,有美感者之外的事物,只是促成产生美感的条件,能产生美感,只能靠有美感者本身。

2352、感悟的最终生成在感悟者的大脑里,感悟者大脑之外的一切(包括感悟者自己的身体)都属于产生感悟的条件。同样,美感的最终生成在有美感者的大脑里,有美感者大脑之外的一切(包括有美感者自己的身体)都属于产生美感的条件。

2352、感悟和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不存在无条件的感悟和美感。这条件还分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有感悟已包含有人的存在,有美感意味着有境界的区分。有感悟和美感就有理想的目标追求。

感悟存在着具体明确的指向性,是为主体服务的。感悟本身就是主体的自觉活动。感悟本身证明了主体之所以为主体。感悟本身说明了主体的不可替代性。感悟是类的生趣。任何感悟者的感悟都充满着生趣,都显示了类特有的美感。也就是说:感悟显示了人格特征。感悟是人生内在的必然需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其中一个固有的使命。感悟是在我们星球上,人与其它生命、以至万物重要区别的一个标志。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感悟中进步、发展。没有感悟的生命不能算是人。缺少感悟的人生是悲剧。人生要创造出幸福美满的生活和充满光明的未来,须要感悟,这些都是具有美学意义的观点。这些观点,是感悟主义的重要内容。

2353、对美的感悟,是抓住了主线的感悟,并带有终极性的感悟。

2354、修习美学、艺术和创作艺术品,思考美学问题是对美的感悟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法门。

2355、我无法理解缺少美感和美的知识的人会是智慧和幸福的。

2356、感悟可以使二元对立连接和统一起来,由主体到客体,由此岸到彼岸,从现象到本质、从存在到意识,……。感悟是自由的,可以超越时空,可以在四十二维时空中来来回回。感悟应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发展。感悟从主体开始到达客体,又由客体中回到主体,感悟的成果首先自己享用,又可以与人分享,给千秋万代分享。这是非常美的事。

2357、对“艺术界”这概念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解,对通过艺术来创业的人来讲,是至关重要。也是搞艺术理论研究的人不可失缺的知识。

2358、我们不要将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混淆。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必然具备审美价值,但有审美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艺术价值,例如:自然风光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但没有艺术价值。这一点,以前的哲学家、美学家有所论述。我认为,人类应先有审美价值,然后才有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是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对审美价值的认识不充分,必然导致对艺术价值认识的不完满,甚至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价值。

当一个欣赏者,自以为可以寻找到作品在现实中的对应物时,并企图运用想象力去消除艺术中的不确定点,从而确立自己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的具体化和真实性。但这不一定就是作者的原意。其实作品一旦生成,已是一个客观实在,它只具有自身的东西,任何人通过增多或减少的想象,都与作品本身无关。现实中,不同的人,解读着作品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联想和“外加”、“或外减”。这就带有从精神上重新创作的意味,与之对应的是“述而不作”。但谁又能真正做到“述而不作”呢?难啊!

2359、美学是以人类主体感觉为中心的学问。美学既是强调审美关系是以人主体的存在作为从古至今以至未来都不可更变的本原关系;也是每个人在任何状态下,随时发生的关系,都会涉及到本原关系和审美关系,这些关系都反映在人类及其每个成员从本能开始到终极追求的直接关系和相关关系上,以及反映在这过程中的规律里。

2360、主客二元对立关系,通过发生审美关系,使主体获得审美经验,使主、客体从二元对立中实现超越,得到了和谐统一。艺术品有时可以起到将二元对立实现和解的桥梁作用。

2361、产生艺术经验的过程,要运用审美经验。产生审美经验的过程,不一定要运用艺术经验。但如果拥有艺术经验,必定会丰富和强化审美经验,对审美活动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知,从青少年起,就有较为多的艺术经验,对增加其一生的正能量是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2362、从美学的角度去看,艺术品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审美因素。艺术品里有艺术因素和非艺术因素。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具有审美价值。而美学应着重于艺术品里的艺术因素中的审美价值。当艺术家用非常昂贵的材料(如黄金、钻石)来创作艺术品,这时艺术品的价值远远超出昂贵的材料时,这增值的部分,显然是艺术家首先产生了作用,其次还有年份、它背后的故事、商业运作、等等。只知材料价值或只知艺术品作为商品的价值,而不知艺术因素中的审美价值的人,你怎样跟他谈艺术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