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ai

2010-04-11

‘欲’ 与‘矩’ 的随想。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 FaHai @ 12:14 pm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讲过的话很多,这话本是其自我人生经验总结,后人拿来当普世真理。我生性散漫,凡是订了时间表到时必得完成的事,能躲则躲。所以虽然吾爱夫子,还得请先师在天恕学生不能从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德行如孔子者,年需到七十方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的矩,用其来规范二十岁的人,岂不是残酷! 此所以当年梁启超振臂一呼少年之中国,天下从者云集。且看任公如何说来,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1900年,少年中国说)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人到了以保守克制进取,以忧虑抑制行乐,以怯懦苟且鄙视豪壮冒险,这样的矩难道符合孔子所谓的仁吗?

老庄对人欲与规矩律法关系的看法是人欲即天理。规矩律法徒使人民生机巧之心,反而失去自然的判断。庄子说规矩越多,人越坏。

“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
為之符璽以信之,則并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 竊之。”(莊子 胠篋篇)

(人們製造出量斗與秤用來計量,於是就產生了偷斤減兩,用來騙人的現象。
造出印鑑本來是作為取信於人的憑證,卻也產生偽造文書的現象;
造出仁義規範本是用以矯正人的過失,卻也造就虛情假意的現象。)

所以庄子认为制定规矩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爱吃什么就吃,爱穿什么就穿,爱跟谁睡就跟谁睡,高兴就好。

庄子的时代地球上也就几百万人吧,现在地球上七十亿人挤着,叠着生活,个人的欲望和集体的规矩愈发冲突了。你要想借邻居家的保时捷去外省兜风,或者和邻居家的漂亮太太(英俊先生)困觉,那可不是那么好商量的。现代的哲人们对此有什么思考呢?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被抛入尘世是身不由己的,而进入这世界后的人生轨迹则完全是自己的选择造就的,包括幼小时想吃奶时是大声哭还是不哭。人的本质就是存在,就是自由选择。当人的欲望与社会习俗,律法这些‘矩’冲突,人有选择遵从或违背矩的自由。这里无论上帝的十戒还是孔子的礼,还是你自己的欲求,都从命于你的自由选择。而你则无可避免的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逾矩不逾矩,不是是非问题,利害也是客观存在,完全是一心衡量。

所以到了暴民冒死也要造反,怨妇宁被沉塘也要会心上人,那就是矩的问题了。另一方面不逾矩没什么可自豪,逾矩也没有什么可自鄙,自己规划的人生自己承担后果,存在即合理。

西方结构主义哲学正与存在主义哲学的人本主义相反,否认人的这种自由主动性。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对世界的知识具有清晰的结构。这个结构即不是与生具有的主观知识,也不是客观世界的结构现象。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基本模式,好象一个工作平台。我们自己意识不到大脑中这个平台的存在,但它的模式结构通过我们可意识到的知识的结构可以间接观察到。再一个比喻,这就象一个透明看不见的书架,书架虽然看不见,但是通过摆在上面的书,我们可以可以推测到书架的格式。这个透明书架被称为‘无意识’。它的模式结构实际决定了我们赖以存在的一切最基本的东西,包括语言,宗族,社会。人类社会的宗法律令实际上只是这一书架格式的外在表现。结构主义起自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人们研究原始社会结构形态时发现地隔万里,时隔千年,人类的原始宗族关系,社会秩序基本结构相同。谁能吃谁的东西,谁不能跟谁困觉都是清清楚楚。原来我们的欲和矩早已program好了,逾矩不逾矩,只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二进制选择,况且心之所欲,矩已在其中了。如此局促人生,岂不悲乎。

结构主义哲学的欲矩观倒是暗合了老庄的看法,只是可惜庄子心中一片五彩天地到了列维-斯特劳斯口里全变成黑白灰的了。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世人皆以为是境界。那才是见鬼,从心所欲都逾不了矩了,这难道不是无奈吗?

我觉得与其曲解着孔子的语录,误以为日渐愚钝的智力和逐年低落的荷尔蒙水平是修练有成,倒不如认真,有热情的做自己喜欢的事。看看能不能以毕加索为师,到八九十岁还能从心所欲,不断的逾矩。我说的可是做事上的逾矩啊。要学毕老师七十岁换妻的,后果自负。

https://www.haiguinet.com/blog/wp-trackback.php?p=234821

31 Comments »

  1. 标题:这可是个大题目。

    十八世纪以后最著名的西方哲学家中,

    孔德,斯宾塞,马赫,皮尔士,胡塞尔是理工科出身。

    J。S。穆勒,尼采,柏格森,杜威,波普,海德格尔是文科生。

    罗素是文理双科的大师。

    叔本华是文理科都没修过。

    主义似乎与出身文理无关。要是能找出关系,那至少是博士论文水平,我可不行。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2. 标题:良宵里有句名言

    保密先。。
    等我忙过这阵,也写个小论文和先生。。

    :mrgreen:

    Comment by 斜阳成碧 — 1970-01-01 @ 8:00 am

  3. 标题:孔梁庄老存在结构.不知所云

    Comment by 筋斗云 — 1970-01-01 @ 8:00 am

  4. 标题:这么深奥的文章一打开,头翁一下——晕了

    和看老狼的文章有一拼,我一个字一个字,看不了几个就不行了。看不懂 :P

    等攒足精神在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看。

    Comment by 便衣警花 — 1970-01-01 @ 8:00 am

  5. 标题:这几句话看懂了

    “与其曲解着孔子的语录,误以为日渐愚钝的智力和逐年低落的荷尔蒙水平是修练有成,倒不如认真,有热情的做自己喜欢的事。看看能不能以毕加索为师,到八九十岁还能从心所欲,不断的逾矩。”

    赞同这个说法。
    前面关于哲学的讨论还是让我晕菜。

    Comment by 便衣警花 — 1970-01-01 @ 8:00 am

  6. 标题:没文化

    鄙视一哈。

    Comment by 狼协 — 1970-01-01 @ 8:00 am

  7. 标题:期待中。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8. 标题:还有毕老师的荷尔蒙问题。

    :lol: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9. 标题:有些事情

    要用几句话交代清楚来龙去脉还真是功夫。看来我做不了老师。

    不过最后这句也算半个中心思想了。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10. 标题:你这么想,是因为你还不是真正的领导。

    如果自己要用力,也不必让不相干人知道。

    Comment by 傻乐了 — 1970-01-01 @ 8:00 am

  11. 标题:我以为孔子所说的是七十人对分寸的掌握如火纯情,处事师恰到好处,拿捏得当

    所以从心所欲,也可不逾矩。  

    Comment by 文人 — 1970-01-01 @ 8:00 am

  12. 标题:规矩套了几十年,七老八十了,逾的欲早给河蟹了.

    地上有条线,从小到大都想跨过去.每次要跨过的时候就被对面的人一顿棍棒给揍回来了.吃尽苦头,也就不想试了.

    老了,线那边的人不见了.琢磨了半天,还没想到先用哪条腿就呜呼了.

    孔子用心险恶.

    Comment by 土豆 — 1970-01-01 @ 8:00 am

  13. 标题:法海大师此文甚妙,可以称为中西哲学比较论文之引

    只是在文中流露出个人倾向,却不应在论文之内了。呵呵,开个玩笑。 :lol:

    昔日李贽评论语,将圣人还原为人,我等今人尚不如古人乎?所以我极赞成你所说,“吾爱夫子,但恕学生不能从命”之言。吾不学无术,并不敢妄解夫子之言。只是借夫子之语,言吾心志而已。在“欲”与“矩”之间,吾更喜“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老庄深合吾心。但在小事情上,宁愿将“欲”训练到“从心而不逾矩”,譬如“随地吐痰”,譬如“交通规则”。在人生大事上,宁可“身似流云,心似水”。

    结构主义继存在主义之后兴起,倒是可以说明一个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习惯于一种思潮,当其陷于困境时,自有另一种思潮取而代之。而在中国是儒释道平分天下。当然近来中国也并没有什么有输出价值的思潮可言。在我看来,中国哲学不能说将天下真理一网打尽,也都有所提及。但国人不擅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又太偏于“字里行间,言外之意”。一个问题西方哲学家可以微显阐幽,中国哲人往往含含糊糊,不成体系,令人觉得不知所云,以至被今人解释来解释去,不免遭人小视。甚叹。

    世上有唯一真理可言乎?纵有不敢苟同之处,也有共论之乐,何况心有戚戚焉: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mrgreen:

    Comment by 小泡泡 — 1970-01-01 @ 8:00 am

  14. 标题:这个帖子原是想跟在你和老狼40不惑辩论下面,但没赶出来,以后就贴这儿了。

    其实一个清平社会里,大家日子如果过得去,为物欲而逾矩的人是很少的。但是人,尤其是年青人对自由的,新的东西的追求总会冲击精神上的规矩,搞得自己也苦闷。我记得年轻时的经历,所以对矩是余恨未消。 :lol:

    我们这些漂洋过海的人,都经历了从此与亲人天各一方的过程。我离开的时候自己是一脑袋的想法,何曾细想过身后家人朋友的思念。以旧时观念,未尝没有几分宝玉的人不忍为之毒。现在年长了些,渐渐就没有了那份决绝。外界不用施压,内心的矩自己便日日叠加上来,这就是暮气吧。才突然惊醒到原来不逾矩并不难,难的倒是逾矩。因为那需要目的,热情,决绝,和创造性。而这些正在一天天从身上的消失。这跟生活中小事不一样。开车我最恨拐弯不打灯的了。

    能由你的文章想起和讨论这些的确是赏心乐事。还期待你的红楼帖子继续啊。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15. 标题:me too

    本来打了几个字讲老庄之别(BYW,‘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是老子的理想,不是庄子的),但后来你谈到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正好也想说两句,但手头上事情太多,就拖下来了。

    Comment by 狼协 — 1970-01-01 @ 8:00 am

  16. 标题:Hmm……

    Hmm……

    小小的一点不同意见:

    豫剧不难。不信你问问三中心大虾。。。。。她家有五个每天睁开眼就时时刻刻豫剧的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难的是豫剧能成正果。按达尔文理论,只有少数在豫剧的方向和程度上恰到好处的,才可以生存壮大。。。。

    记得杨振宁教授谈起美国自由化的中小学教育,同样误导埋没了很多天才少年。。。。

    Comment by SmilyHahahaha — 1970-01-01 @ 8:00 am

  17. 标题:只冲着正果去的,那不是豫剧,那是计算,那不如索性计算,也没啥不妥。

    如果可以认认真真,持之以恒计算,应该是很棒的事。

    有的自然就是有,没有的自然就是没有。不必感怀,不必慨叹。年轻的时候,多丈量自己,就是为了知道自己的距,好知道做优化。跟距和谐是一件很好的事,为何要抗拒自然人为豫剧呢?

    Comment by 傻乐了 — 1970-01-01 @ 8:00 am

  18. 标题:Hmm……

    Hmm……

    老中十年百万手下注,才可以实现他的统计概率优势。

    他只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去创业了。。。。这个风险是老中都惧怕的。。。。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你的回复可以看出来,你是从不豫剧的。。。。。。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我斗胆估计你没有儿子?。。。。。。 :lol: :lol: :lol: :lol: :lol: :lol:

    Comment by SmilyHahahaha — 1970-01-01 @ 8:00 am

  19. 标题:傻乐估计是最会豫剧的 ;) 对了,豫剧的定义是什么?

    冬天天夜得早,有时有人借用一下carpool lane,算不算豫剧?

    Comment by china_firefly — 1970-01-01 @ 8:00 am

  20. 标题:我最喜欢的凡人名言:Rules are built to be broken

    你对矩余恨未消,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这里说的“矩”是特指一些大家默认的社会规则,道德标准。其实,“矩”可以指法律法规,社会规则,道德标准,甚至社交礼仪,游戏规则,等等,范围可以很广。当“矩”指思维既定规则时,逾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事了。嗯,这个问题要讲清楚,恐怕得写一本书才行。(你把孔孟老庄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相比较,给我颇大启发。这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逾矩可能有太多代价太多顾虑,不像年轻时,因为一无所有而轻易舍弃一切了。生活中的财富有时又何尝不是包袱呢?

    红楼系列暂时写到那里吧。有什么别的想法,再与大家分享。 :D

    Comment by 小泡泡 — 1970-01-01 @ 8:00 am

  21. 标题:这个有意思,参与物种的变异大概是个体生命逾矩的最高表现了。得好好想想。

    当然从进化论看,又在矩中了。可我还是喜欢第一批上岸的鱼儿。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22. 标题:没被警察逮住就不算。

    :lol: :lol: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23. 标题:那还真不是算计,是身不由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那种躁动。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24. 标题:谢老狼指正,原文已改过。有空聊聊你的看法。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25. 标题:呵呵, 那是要吃官司地,或者开车会吃罚单的。不如用另外一句英文,

    thinking out of the box

    Comment by ceo/cfo — 1970-01-01 @ 8:00 am

  26. 标题:哈,正是这样,所以热情是天赋,是天生的,不是倡导出来,也不是压抑得了的

    我只是说,有热情的人在热情的时候,不患得患失,没有热情的人照章办事,顺其自然把握好规矩。社会就和谐鸟。

    Comment by 傻乐了 — 1970-01-01 @ 8:00 am

  27. 标题:我斗胆猜你跟我一样是女同学?如果是男同学是爱因思春???:)

    Comment by 傻乐了 — 1970-01-01 @ 8:00 am

  28. 标题:第一批上岸的鱼儿不一定是热情,可能只是他们。。。。快。。。:)

    Comment by 傻乐了 — 1970-01-01 @ 8:00 am

  29. 标题:我猜是男的,估计ycm也是他,女的很少这么stubborn,一直用hmm做标题。

    Comment by china_firefly — 1970-01-01 @ 8:00 am

  30. 标题:This is called brand recognition.

    Comment by 乐闻德 — 1970-01-01 @ 8:00 am

  31. 标题:百科一下,两人家庭宗教背景都不显著。

    萨特1905年6月21日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父亲是个海军军官,在萨特15个月大的时候在印度死于热病。萨特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一名海军工程师,迷信数理科学,主张萨特将来也学工程师,这使萨特十分反感,也加强了他从事人文学科的决心。

    列维-斯特劳斯1908年11月28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旅居比利时的法国犹太画家.后来列维—斯特劳斯随家定居巴黎,并在巴黎读完中学与大学,直至获取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和大学教授职位。

    都是鄙视工科的文科生。

    Comment by FaHai — 1970-01-01 @ 8:00 am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