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ai

2013-08-09

正负前后

Filed under: Uncategorized — FaHai @ 9:46 am

大家都知道数学上负负得正的道理,语言里也有似乎相似的现象。现在中文里也常有“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样的表达。不知几百年前中国人是不是这么说话,是我们的语言已经不知觉中为英语同化。 或者是英语为中文同化也未可知,要不怎么“It is not entirely impossible …”就听着那么贴切呢?还有比负负得正更有趣的。一个笑话里说一位英语教师上课时讲“在英语里双重否定就意味着肯定,可是在俄语里双重否定仍然意味着否定。但是在任何语言里都不会出现两个肯定词构成否定意义的情况。。。”这时在教室后排传出一声音“Yeah, right”。

语言比数学好玩,可以正正得负。一时想不起中文里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前些日子去看一个英国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画展。联想起原来反对一个流派,主义,除了可以自称“后”什么什么(post-modernism, post-structuralism 等等),还可以自称“前”什么什么。后现代主义自然是对着现代主义挑刺的。可自身意义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可与现代主义共语。像是宝玉揶揄贾政,飘逸有之,威势不足。不如“前”什么主义,跳过直接的前辈,接上祖宗的地气,这样在时序就占得先机。要是现在国内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能识得这个玄机,自称个什么前人民(共和国)派,岂不多了一点底气。

厚古源于薄今,这点英国人和中国人颇有相通。国人一在现实中失去方向,就魏晋风骨,汉唐气度的上下求索,英国人也如是,所谓拉斐尔前派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七位英国画家,不满于维多利亚时代画界言必称拉斐尔的陈腐学院派风气,希望从文艺复兴以前的中世纪找到灵感而成立的宗派。宗派由William Holman Hunt, John Everett Millais 和 Dante Gabriel Rossetti三人创立,后来又有William Michael Rossetti, James Collinson, Frederic George Stephens 和 Thomas Woolner四位加入。以后影响大了,追随者到不可计数。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杰出人物中与米开朗其罗,达芬奇并称的天才。他也算是一位建筑师,在意大利见过一些他设计的房子,平和秀丽,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性的建筑比起来更像二维的绘画。有一年看过一个关于当年拉斐尔工作室(workshop)的展览,原来他当年画画多有由工作室内其他人代作的,大的画幅更有多人合作。工作室中几位高手的构思素描(完成的画作都让拉斐尔签名了)丝毫不在拉斐尔之下,才知道大师的后面实在是一群大师。十九世纪的英国学院派不知是如何神化僵化拉斐尔的。时过境迁,我们今天都无从想象了。只有这几位青年画家的奋身一跃衬出其时画界的无可忍耐。当时正是维多利亚盛世,和所有的盛世一样,仔细看去,全是陈腐和无聊。

当法国的艺术家们奋身一跃时,他们总是跃向未知的未来,从新的角度,搞出些前所未见的概念风格,形式技法。英国的艺术家奋身一跃,就跌回到历史里去了。歌剧《Cat》里有一句“these modern productions are all very good, but there’s nothing equal from what I hear tell” 应是道出了英国人的心性。纽约时报对这个展览在伦敦泰德美术馆展出时的标题 - 《维多利亚时代的先锋派》极尽揶揄,说拉菲尔前派对英国学院派的反动和受照相术影响的写实主义的手法并不能赋予他们先锋派的美称。比起同时代的法国印象派画家,拉菲尔前派根本没有思考绘画作为艺术的本质意义,更不用提概念和形式技法创新,他们只是把思古幽情一板一眼的画出而已。尽管被精英如此评价,拉菲尔前派对后来新艺术运动,立体主义,乃至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影响还是公认的。抛开艺术评论家的精致分析,静静花几个小时看一百多年前的人们一丝不苟的描绘的心境,还是很享受的事。

既然是前拉斐尔,画的题材就自然是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William Holman Hunt 画的Two Gentlemen of Verona, Valentine Rescuing Sylvia From Proteus 取自莎士比亚的剧作《维洛那两绅士》。画中是四位主角,从左至右为Julia ,Sylvia, Valentine ,Proteu。这是老狼喜欢的多边恋故事,Julia 和Protue是在家乡维洛那就相爱的,两位男士离家到米兰,希望在大公的麾下谋得出身,结果Valentine 爱上了大公的女儿Sylvia ,计划私奔。Proteu也爱上了Sylvia,背叛朋友向大公告发了Valentine的私奔计划,以图赢得Sylvia的欢心。这时Julia为了挽回爱情,女扮男装成童仆赶到米兰,潜伏在Proteu身边。。。画中最终四人聚齐,Proteu向Valentine忏悔,Valentine不但宽恕了Proteu并且大度的说你不是喜欢Sylvia吗,那我就把她让给你吧。Sylvia大概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旁边扮作男仆,无人识破的Julia是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是气得面色铁青就请同学们自己考证吧。

这幅画的色彩之亮丽远不是照片所能显示,真是造了拉斐尔的反。

宗教题材是拉斐尔前派的另一大主题,John Everett Millais 在1849-1850年画的大幅油画 《基督在父母家中》(Christ in the House of His Parents (The Carpenter’s Shop) 当时争议巨大,也使得拉斐尔前派声名远播。 画中表现基督的父亲约瑟夫在家中的木匠作坊正在做一扇门,基督划破了手,母亲玛丽在安慰他,父亲约瑟夫在察看基督的伤口, 一旁的同为幼年的约翰端着水准备清洗伤口,也象征着他多年后为基督施洗的历史宿命。

狄更斯是当时最激烈的批评者之一,他说画中的玛丽面目狰狞,形同鬼魅。大概当时人们很难从千百年来玛丽,基督头戴光环,出尘离世的神圣形象中转过来。其实能从这样的清贫,寒陋景象中见出圣洁,更显出作者独特的历史感和热忱。基督教教义几千年来的不断变化就是反映了西方社会对爱的不断重新理解和定义。

社会题材总是引人入胜,《夏特敦之死》(The Death of Chatterton) 是Henry Wallis 1856年完成的油画。色彩大胆。夏特敦是个少年即富盛名的诗人,1770年自杀时年仅17岁。不知为什么画中窗外的景色很引人入胜,圣保罗教堂的天际线清晰可见,似乎从窗户飞出去就能看见当时的伦敦。

《盲女孩儿》(The Blind Girl) 是John Everett Millais 1856 年的油画。画中一双乞丐姐妹在前往远景中的城镇行乞途中休息。雨后的田野,盲目的姐姐享受着阳光照在脸上的温暖,右手抚摸着柔软的青草。妹妹则扭过头避开耀目的眼光,依靠着姐姐,注视天上奇异的双彩虹。通过紧握的手,小姐妹交流着各自感官感受到的愉悦。在明亮清新的自然里,这短暂美妙的一刻与破旧衣衫表现出的艰辛生活的强烈对比被画家把握的细腻又含蓄。

John Everett Millais 1851-52年的油画 《奥菲丽娅》(Ophelia)大概是拉斐尔前派最著名的画作。展览会上画前人头攒动,观众踊跃。它取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失去爱情和父亲的奥菲丽娅投水而死的故事。从一个民族文学艺术中的永恒女主角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许多细微精神特征,奥菲丽亚就是英国文学艺术中的这样一位演绎不断的经典角色,她的溺水而亡被英国人称为最富诗意的死法。

女人是拉斐尔前派最发自内心的主题,他们画中的女性不同于稍后新艺术运动的消瘦病态,而是以高大见妩媚,以长硕见慵懒。

Edward Burne-Jones 1873-78年的大幅油画《赞美维纳斯》(Laus Veneris)是书本上熟悉的,真的画很富有视觉冲击力,一是画幅巨大,有大概2米宽,二是色彩极其明艳。一袭金红的维纳斯是爱情的化身,她和她所在的室内就是一切爱情中人体会的世界,温暖明亮,美丽优雅,心意相通,生命升华。而她淡淡的怠倦,不满,4位女侍隐隐的期待和被拒止在窗外荒凉世界里的骑士又显示了爱情使人恐惧绝望孤独的毁灭力量。

Edward Burne-Jones 1888年的另一画作《金色楼梯》(Golden Stair)。画家在这里特别强调非故事性,和音乐性。沿楼梯盘旋向上排列的十八位古装少女像是在一个素淡的古希腊建筑空间里展开的一系列音符。和谐空灵从容。对色彩的着意淡化和大量流畅的线条在拉斐尔前派绘画中比较少见,倒有些年深日久后退色的敦煌壁画感觉。

Frederic Leighton 是比较晚的拉斐尔前派画家,他1895年画的油画《Flaming June 》虽然没有参加这次画展,但是很典型的表达了女人花朵一样短暂而永恒的美丽,至于这种美丽是不是在睡眠时才得以彰显,那就得问终身未婚的作者了。

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桂冠诗人,他的诗激励了很多拉斐尔前派画家的画作,比如根据他的诗《夏洛特姑娘》(The Lady of Shalott)的画就有好几幅。夏洛特姑娘的故事一目了然,网上也有不少中译,这里选一个比较贴切的,省得讲了。当然丁尼生原诗一如既往的优美音节,鲜明节奏,译文是没法译出的。

The Lady of Shalott
by Alfred, Lord Tennyson

The Lady of Shalott PART I

On either side the river lie 在那条河的两岸,是一片
Long fields of barley and of rye, 种着大麦和黑麦的农田;
That clothe the wold and meet the sky; 麦覆盖着平野,远接长天
And thro’ the field the road runs by 还有一条路穿行田野间,
To many-tower’d Camelot; 通向古堡卡默洛特;
(Camelot:亚瑟王宫廷所在地,意为灿烂繁华之地。)
And up and down the people go, 人们在那路上来来往往,
Gazing where the lilies blow把大片盛开的睡莲凝望——
Round an island there below,盛开在小岛的四面八方,
The island of Shalott.那就是小岛夏洛特。

Willows whiten, aspens quiver,柳树泛白光,山杨在颤抖,
Little breezes dusk and shiver拂过的风儿虽说极轻柔,
Thro’ the wave that runs for ever也吹暗河面,把河水吹皱;
By the island in the river而河水在岛旁流啊流,
Flowing down to Camelot.永远流往卡默洛特。
Four gray walls, and four gray towers,灰色的四座角楼和四墙
Overlook a space of **s,俯视着大片开花的地方;
And the silent isle imbowers在这寂静小岛上的绣房
The Lady of Shalott.深居着女郎夏洛特。

Only reapers, reaping early大麦长芒刺,收割人起早:
In among the bearded barley,只有田间的他们才听到
Hear a song that echoes cheerly一支轻快的歌回声袅绕——
From the river winding clearly,来自那蜿蜒而去的河道,
Down to tower’d Camelot:去往古堡卡默洛特。
And by the moon the reaper weary,凭着月光,疲乏的收割人
Piling sheaves in uplands airy,在多风的高处堆垛麦捆;
Listening, whispers ‘’Tis the fairy他们倾听着歌,低语出声:
Lady of Shalott.’“是那成仙的夏洛特。”

The Lady of Shalott PART II

There she weaves by night and day她在那里日夜地织着网,
A magic web with colours gayi.织一块色彩鲜艳的魔网;
She has heard a whisper say,她听到一声低语在耳旁:
A curse is on her if she stay她得遭殃,倘她住手张望,
To look down to Camelot.张望那座卡默洛特。
She knows not what the ‘curse’ may be,得遭什么殃她可弄不清,
And so she weaveth steadily,所以她只顾织啊织不停,
And little other care hath she,其他的事情全然不经心——
The Lady of Shalott.她就是女郎夏洛特。

And moving thro’ a mirror clear整年有镜子挂在她眼前,
That hangs before her all the year,就在那清澈的镜子里面,
Shadows of the world appear.有人间的种种影像出现;
There she sees the highway near由此她看见大路并不远——
Winding down to Camelot:逶迤通向卡默洛特。
And sometimes thro’ the mirror blue有时在蓝莹莹的镜子里,
The knights come riding two and two:可看见联袂并辔的骑士;
She hath no loyal knight and true,但没有一位对她矢志不移,
The Lady of Shalott.对她这女郎夏洛特。

But in her web she still delights然而她总喜欢织她的网,
To weave the mirror’s magic sights,织上她镜中古怪的景象;
For often thro’ the silent nights因为常常在寂静的晚上,
A funeral, with plumes and lights,有送葬队伍,有羽饰、火光、
And music, went to Camelot:音乐去往卡默洛特。
Or when the moon was overhead,有时候,月亮在当空照耀,
Came two young lovers lately wed;一对新婚的恋人会来到,
"I am half-sick of shadows," said“我可讨厌这影像”,她说道——
The Lady of Shalott. 她就是女郎夏洛特。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16年的油画《我厌倦这些影像》(“I am half-sick of shadows, ” said The Lady of Shalott )就是上面这两行诗的景象。

The Lady of Shalott PART III

A bow-shot from her bower-eaves,她的闺房一箭之遥处,
He rode between the barley-sheaves,有位骑手在麦捆间驰过;
The sun came dazzling thro’ the leaves,叶间筛下的阳光在闪烁,
And flamed upon the brazen greaves让勇士的金甲亮得像火——
Of bold Sir Lancelot.这是骑士蓝斯洛。
(亚瑟王的第一骑士。)
A red-cross knight for ever kneel’d他的盾牌上有一个图案:
To a lady in his shield,红十字骑士跪在女士前;
That sparkled on the yellow field,这盾在金黄色田间忽闪,
Beside remote Shalott.远处是小岛夏洛特。

His broad clear brow in sunlight glow’d;他开朗的脸上闪着阳光,
On burnish’d hooves his war-horse trode;战马锃亮的蹄踏在地上,
From underneath his helmet flow’d骑马的他一路朝前直闯,
His coal-black curls as on he rode,盔下的漆黑鬈发在飘扬,
As he rode down to Camelot.他呀驰向卡默洛特。
From the bank and from the river岸上的本人、河里的倒影,
He flash’d into the crystal mirror,一起映进那水晶的明镜;
‘Tirra lirra,’ by the river岸上传来了啦啦的歌声,
Sang Sir Lancelot.唱的人是蓝斯洛。

She left the web, she left the loom,她离开织机、离开织的网,
She made three paces thro’ the room,她三步两步走过她闺房,
She saw the water-lily bloom,她看见睡莲的花儿开放,
She saw the helmet and the plume,看见那盔顶的鸟羽飘扬,
She look’d down to Camelot.她望着那卡默洛特。
Out flew the web and floated wide;那网飞出窗,直朝远处飘,
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那镜子一裂两半地碎掉,
‘The curse is come upon me!’ cried她喊道,“我呀已在劫难逃”——
The Lady of Shalott.她就是女郎夏洛特。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87年的油画《夏洛特姑娘》就是上面这一段。当夏洛特姑娘离开镜子用眼睛直接看世界,她的世界就四散破碎了。

William Holman Hunt 在1888-95也画了同名油画《夏洛特姑娘》,同样是夏洛特姑娘的世界粉碎崩溃的瞬间。画中她的头发漫天飞舞,秀美而且疯狂。

The Lady of Shalott PART IV

In the stormy east-wind straining,萎黄的树林已日渐凋零,
The pale yellow woods were waning,正在狂烈的东风里挣扎;
The broad stream in his banks complaining,宽阔的河在两岸间呻吟,
Heavily the low sky raining低沉的天空大雨下不停,
Over tower’d Camelot;洒向城堡卡默洛特。
Down she came and found a boat她出门来到一株柳树前,
Beneath a willow left afloat,找到遗在那里的一条船,
And round about the prow she wrote就把几个字写在船头边:
The Lady of Shalott.岛上的女郎夏洛特

And down the river’s dim expanse—那河的水面上幽暗昏沉;
Like some bold seer in a trance,像个恍惚的勇敢占卜人
Seeing all his own mischance— 预见到自己的全部不幸——
With a glassy countenance她那木然而呆滞的眼睛
Did she look to Camelot.遥望着那卡默洛特。
And at the closing of the day天光将冥的茫茫暮色里,
She loosed the chain, and down she lay;她解开船索,躺下在船底,
The broad stream bore her far away,让宽阔的河载着她远去,
The Lady of Shalott.载着这女郎夏洛特。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88年的另一幅《夏洛特姑娘》是这个题材中最著名的一幅。画中的深秋景色,灰暗的背景,甚至船头已经三灭其二的蜡烛都象征着夏洛特姑娘即将陨灭的生命。她披散的头发和视而不见的眼神显示她对命运,目的完全没有控制。荒无一人的景象和船边凌乱的编织了一生的毯子是夏洛特姑娘孤寂一生的写照。这个形象比前面的《奥菲丽娅》更深入英国人们的心底。看来淑女最凄美的死法是死在水上,香魂一缕随波逝。

最后三段也录在下面;

Heard a carol, mournful, holy,他们听见的歌忧郁圣洁,
Chanted loudly, chanted lowly,一会声音高,一会声音低,
Till her blood was frozen slowly,唱到她血液渐渐地冷却,
And her eyes were darken’d wholly,唱到她完全丧失了视力——
Turn’d to tower’d Camelot;望着城堡卡默洛特。
For ere she reach’d upon the tide她随波逐流地一路漂去;
The first house by the water-side,没漂到岸边第一幢屋子,
Singing in her song she died,已在自己的歌声中去世——
The Lady of Shalott.去世了,女郎夏洛特。

Under tower and balcony,白糊糊的身影显得惨白,
By garden-wall and gallery,让船带着漂过塔楼、跳台;
A gleaming shape she floated by,她无声地漂过圆墙、阳台,
Dead-pale between the houses high,漂过耸立在两岸的高宅,
Silent into Camelot.就此漂进卡默洛特。
Out upon the wharfs they came,爵爷和夫人、骑士和市民,
Knight and burgher, lord and dame,都拥到码头上看个究竟——
And round the prow they read her name,在船头上读到她的芳名:
The Lady of Shalott.岛上的女郎夏洛特。

Who is this? and what is here?这里是什么?这是什么人?
And in the lighted palace near附近灯火通明的宫殿中,
Died the sound of royal cheer;国王举行的欢宴寂无声,
And they cross’d themselves for fear,划十字的骑士个个惊恐——
All the knights at Camelot:个个身在卡默洛特。
But Lancelot mused a little space;但蓝斯洛沉思了一会,
He said, ‘She has a lovely face;说道,“她的脸长的很美,
God in His mercy lend her grace,愿仁慈的上帝给她恩惠——
The Lady of Shalott.’给这位女郎夏洛特。”

英国在历史上受过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十八世纪曾到过广州的William Chambers,对中国园林推崇备至,后来成为王室建筑师的他为国王设计了中国风格的花园Kew Garden现在还是皇家植物园的一部分。 十九世纪以后中国人受英国文化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 徐志摩的诗,黄自,于右任的歌曲,郁达夫的文,。。以致整个五四运动,中国新文化莫不与英国文化丝缕相关。很久以前有一个朋友John,虽然穷的比行乞仅有半步,但对古典音乐颇有见解,遂成为谈得来的朋友。他对中国所知甚少,那时又没有磁带CD,直到有一天当地NPR电台异想天开的广播了提琴协奏曲《梁祝》。听完后John说,像是英国音乐呢。从没想过这个角度,以后再听,还真是那么回事。反过来的例子也有,英国作曲家Andrew Lloyd Webber的歌剧《Cat》里有一段,(growltiger’s last stand)那个主旋律,说是黄自写的也可信。

经过了200年,我们的文化真的融合了吗?看看上面的诗《夏洛特姑娘》,不少中国人可能仍会莫名其妙,这难道算是爱情吗?匆匆的一瞥,对方甚至毫无察觉。诗结尾蓝斯洛淡淡的评论“她生的好美。。。”更突显两个生命的毫不相干。在我们中国的故事里,爱情首先是至少两个人的事。而故事就是一张动态的情债平衡表,一如会计用的现金日记帐,进进出出,永无宁日,标明情感的亏欠。其次,爱情永远是一件牵涉广泛的事。它最好上涉家族长辈(宝玉黛玉,梁祝),下关子孙(秦香莲,陈世美),旁及叔嫂友朋仆役(潘金莲,崔莺莺,任氏传。。),如果惊动了高官皇帝,神仙道士(碾玉观音,白蛇传)就更好。爱情的深度应当是可度量的,功名(李娃传里的郑生,西厢记里的张生,。。)财帛(杜十娘,柳毅传,红拂记。。)都可以是指标。只有当道德宗法亲情利害权力法术谋略心机把一切都綁成动弹不得时,我们的作家们才肯罢手,退而观之,说这才像个爱情故事。至于引出这一大堆糟心事的最初的那一个心灵悸动,倒像是个多余的引子,多数时候反而是省却了了事。

英国人或许还处在诗经以前的时代,以为爱情可以是一个人的事,无关利害,无关对象,如草木般自在枯荣。而我们虽然很久以前懂得,后来又复杂进化了千年,然而正正得负,竟然最终不再能理解感受这些自然简单的情感了。前了商周,后了春秋,在我们的文化中,独立于体系,关系之外的个人情感和价值已经很久读不出来了。

中国和英国的文化,还是很不一样的。



https://www.haiguinet.com/blog/wp-trackback.php?p=229342

29 Comments »

  1. 标题:法海的贴太有营养了

    要慢慢读 :lol: :lol: :lol:

    Comment by 风烛 — 1970-01-01 @ 8:00 am

  2. 标题:法海大师的贴子总是图文乐具佳。被深深地陶醉了。不太理解第一个多边恋故事,

    S女孩被人让出去了?好像V 和P 都不爱她,不尊重她的感觉和选择吧。用现在时髦的话说,V 和 P 基情指数高于他们对S的爱情啊。 :lol:

    这些油画都很美,我尤其喜欢盲女那一幅。即使眼前是黑的,也知道天空有绚丽的彩虹,还是比翼双飞的两条。多么静谧美好的村落,多么温馨烂漫的生活。

    那首诗很幽美。姑娘也美得让人心碎。 :)

    Comment by 琴清 — 1970-01-01 @ 8:00 am

  3. 标题:1900 前后20年是画坛多么好玩的年代。

    学院派浪漫和写实,光影和主观的新潮涌动,
    1900年的巴黎艺术10年展,特别有意思,新老更替。
    (那年也是巴黎世博会)

    其实哲学,文学,科学界,工业都是在改朝换代。

    喜欢,加星,先看画,待会再读注释。

    Comment by emperorfan — 1970-01-01 @ 8:00 am

  4. 标题:.

    Comment by 月白风清 — 1970-01-01 @ 8:00 am

  5. 标题:法海精通中西古今,顶.

    Comment by 蓝山Skywalk — 1970-01-01 @ 8:00 am

  6. 标题:典雅高贵的心灵是不沉的诺亚方舟。只因为这里宝藏着像你这样一流的网友,才让人们流连忘返。可惜被生活所迫的园主已经无暇顾及

    谢谢你给生活呈现出如此境界的美!读你的作品,真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

    这是我的一篇小文《月下漫步》,之所以我的网名叫做“月白风清”。再一次谢谢你美好的心灵!

    http://www.haiguinet.com/forum/viewtopic.php?p=2001076&highlight=%5B%E5%8E%9F%E5%88%9B%5D+%E3%80%90%E4%BA%BA%E4%B8%8E%E8%87%AA%E7%84%B6%E3%80%91+3.+%E6%9C%88%E4%B8%8B%E6%BC%AB%E6%AD%A5#2001076

    ~~·

    Comment by 月白风清 — 1970-01-01 @ 8:00 am

  7. 标题:哇……上新了,先撒花✿✿✿✿✿再加星*****,然后再细细品赏^o^!

    Comment by 金风细细 — 1970-01-01 @ 8:00 am

  8. 标题:很久没来,一来就看见FAHAI的大作,赞!

    :) :)

    Comment by Property — 2013-08-10 @ 12:26 am

  9. 标题:我就喜欢拉非儿的画, 毕加索以后的真心看不懂啊。

    Comment by 道法自然 — 2013-08-10 @ 1:50 am

  10. 标题:高!实在是高!

    Comment by 沙石壁崖 — 2013-08-10 @ 2:35 am

  11. 标题:谢谢加星

    Comment by FaHai — 2013-08-10 @ 8:39 am

  12. 标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呵呵,那是刘备,英国人不讲这个。

    文学史上评论家们也都困惑于这个情节,不止一个人提出的解释是两位绅士为双性恋。大家公认的是这部莎翁的早期剧作缺乏深刻人物刻画,写的比较差。

    Comment by FaHai — 2013-08-10 @ 8:49 am

  13. 标题:是啊,这一百年的艺术发展,

    很多都是那时定下的框子,再没有那样全面的突破。

    不过英国人对此毫无遗憾。 :lol:

    Comment by FaHai — 2013-08-10 @ 8:56 am

  14. 标题:正巧这个音乐标题也是《月光》(In Moonlight)Edward Elgar 1904 年写的。

    他是与拉斐尔前派几乎同时的英国作曲家,意境相同。

    Comment by FaHai — 2013-08-10 @ 9:05 am

  15. 标题:好久不见,问好PPT。

    Comment by FaHai — 2013-08-10 @ 9:08 am

  16. 标题:在其中一幅画作者后人家里呆过2周,所以对法海的文章更有体会些。

    和尚真有学问,赞!对油画多了一些理解。这些多了点的理解让我对当代电影艺术和古典的绘画可以做个小小的比较。

    老实说,我觉得油画虽然以细腻、如实著称(尤其相比中国的国画),但其传神性还是不如好的艺术家在电影钟所能表达到的程度。比如越剧红楼梦中王文娟所演示的林黛玉,那一出场就散弥漫出的忧伤、悲哀之气,直抵人的内心,一下子就被感染了,我不相信有什么油画、国画能达到那个效果。在比如,Tom Hanks在《Catch Me If You Can》中饰演的老警察/老特工/老whatever, 在影片最后快抓到DeCaprio时候体现的宽容的眼神,我叶不相信有什么油画、国画能展示其效果的一半。

    另外闲话一句:我还是觉得我回帖题目中说的那幅画是最漂亮、最传神的。可能是对它有些个人经历、也最熟悉吧。

    Comment by 黄埔半期 — 2013-08-10 @ 9:32 pm

  17. 标题:如果在参观画展的时候有法海大师在身边,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本来只想简单说两句,不知不觉就写了许多。所以提上去作一个主贴:

    http://www.haiguinet.com/forum/viewtopic.php?p=2040235#2040235

    Comment by 狼协 — 2013-08-10 @ 10:16 pm

  18. 标题:黄埔兄说的有道理,摄影术出现以前,很多绘画的目的就是写实基础上的传神,欧洲的肖像画和风景画

    都如是。那时意大利很多画家的工作室都是专画自然和城市风光的大幅油画,卖给欧洲,特别是英国贵族和商人。摄影术出现后,绘画被迫转移到摄影拍不出的东西,古代,神话,超自然等等。或者根本脱离事务的表象,表达心灵,抽象的东西。

    反过来很多好的摄影和电影都从绘画学习了构图,色彩,光线的方法。

    不知你说的画是不是Lady of Shalott 里面的一幅。

    Comment by FaHai — 2013-08-11 @ 4:04 am

  19. 标题:永恒女神的要素

    美,单身,将死未死。

    Comment by 医声 — 2013-08-11 @ 6:33 am

  20. 标题:花和尚谈恋爱果然与众不同——爱不爱你与你无关!

    多写点贴上面了。

    Comment by 便衣警花 — 2013-08-11 @ 12:54 pm

  21. 标题:不是The Lady of Shalott中的一幅

    是最火辣的一幅。:)

    我去那家住的时候是夏天。画家的后人是位70左右的老太太,很有艺术家的气质,但她本人是模特出身,不是画家。

    Comment by 黄埔半期 — 2013-08-11 @ 9:32 pm

  22. 标题:补课完毕。这种风格让我第一时间联想起象征主义美术

    然后我去查了查,象征主义是欧陆的玩意儿,时间要晚。

    文章里说到英国对民国时代文艺的影响,很有见解 :lol:

    Comment by 阳光在多城 — 2013-08-12 @ 8:10 am

  23. 标题:真正的艺术叫人看到精神和心灵的那束光,和自然和谐在一起,相得益彰。

    而拙劣的东西,总是反自然,却处处有条件的显出所谓合理合法合规。这一点正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可悲处。当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理法规制,需要合乎那一套假大空的东西,我们群体作为小人物的人性的苍白和可怜就更加突出了。

    “爱情首先是至少两个人的事。而故事就是一张动态的情债平衡表,一如会计用的现金日记帐,进进出出,永无宁日,标明情感的亏欠。其次,爱情永远是一件牵涉广泛的事。它最好上涉家族长辈(宝玉黛玉,梁祝),下关子孙(秦香莲,陈世美),旁及叔嫂友朋仆役(潘金莲,崔莺莺,任氏传。。),如果惊动了高官皇帝,神仙道士(碾玉观音,白蛇传)就更好。爱情的深度应当是可度量的,功名(李娃传里的郑生,西厢记里的张生,。。)财帛(杜十娘,柳毅传,红拂记。。)都可以是指标。只有当道德宗法亲情利害权力法术谋略心机把一切都綁成动弹不得时,我们的作家们才肯罢手,退而观之,说这才像个爱情故事。至于引出这一大堆糟心事的最初的那一个心灵悸动,倒像是个多余的引子,多数时候反而是省却了了事。

    英国人或许还处在诗经以前的时代,以为爱情可以是一个人的事,无关利害,无关对象,如草木般自在枯荣。而我们虽然很久以前懂得,后来又复杂进化了千年,然而正正得负,竟然最终不再能理解感受这些自然简单的情感了。前了商周,后了春秋,在我们的文化中,独立于体系,关系之外的个人情感和价值已经很久读不出来了。 ”

    个体生命和代表生命的本质情感,不能“无关利害,如草木般自在枯荣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扭曲到无法找到我们正常的脸孔了。也许一直就在上演某种程度的变形记。:))

    深刻,唯有一声叹息!

    Comment by heliuqingqing — 2013-08-12 @ 1:27 pm

  24. 标题:忽然想起美满的爱情:纵观:美满的爱情不存在,人生残缺,以爱情为始

    女郎夏洛特的爱情,也是如此,孤单的爱情,没有比爱情更温暖更冰冷的了,喜剧的开始,悲哀的落幕。贾平凹写了一篇《美穴地》,好像还有一篇《五魁》,说了几句编后语:最美的爱情是单相思,最好的男人是残缺了的男人。也许,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Comment by heliuqingqing — 2013-08-12 @ 4:07 pm

  25. 标题:套一句毛主席的话,

    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也是两个人的事,但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事。因为一旦成为两个人的事,就生出了爱情以外的关系。

    也可能我记错了,主席讲的是太阳什么的。 :lol:

    不过你引申的很好。

    Comment by FaHai — 2013-08-13 @ 10:13 am

  26. 标题:毛主席不会说这样的话吧?他真的懂得爱情么?他更懂政治。:)

    有一天一个美女问朋友:你喜欢我么?朋友看看她:我喜欢你,那是我的事,我凭什么要告诉你?

    hehe ,今天猛然看到一句话说:你觉得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的时候,一般是你想多了。

    Comment by heliuqingqing — 2013-08-14 @ 1:26 am

  27. 标题:补充1些资料,

    在莫斯科的可以去看看

    http://www.nga.gov/exhibitions/2013/preraphaelites/preraphaelite.pdf

    Comment by emperorfan — 2013-08-14 @ 4:29 am

  28. 标题:看到,极好的资料

    Comment by heliuqingqing — 2013-08-15 @ 11:03 am

  29. 标题:也补充一点儿材料。

    去看这个画展,一部分是冲着Willam Morris 去的。他是英语话语圈子里公认的现代主义设计之父,他的住宅“红屋”也在建筑史上有一笔。这次的展品有他设计的一把椅子和图书插图等。要膜拜一下。

    威廉。莫里斯的妻子Jane Morris 是拉斐尔前派著名模特之一。许多这次参展的画都是她的形象,被纽约时报的艺评主笔称为“那个大骨架的女人”。她和拉斐尔前派三杰之一的Dante Gabriel Rossetti很多年的婚外恋情把丈夫气的够呛。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家间的几个著名绯闻之冠。

    Jane出身贫寒,没受过教育。结婚以后,自学成为颇有修养的女士。是一位奇人。 Dante Gabriel Rossetti 画她永远画不够,万千姿态,寄托了他一生无尽的遐想情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2xxNWi3Dc

    http://preraphaelitesisterhood.com/jane-morris-an-enigmatic-muse/

    Comment by FaHai — 2013-08-15 @ 11:09 am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I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