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一百0八集)

罗国正

(2012年3月)

1802、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公元1256年(宝佑四年)才二十岁得进士第一。有人这样评价:他是中国古代最出名的状元。公元1276年,他四十岁,任右丞相,当相期间,政迹可入史册之事甚多。他反元复宋,转战东南,被俘后,宁死不降,殉难时47岁。文天祥的自然人格寿命虽不长,社会人格的寿命却不可限量(对颜真卿的人格寿命也应从这个角度理解),他留下了千古名篇《正气歌》,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美学观点是注重人生体验,他认为:“閟于无声诗之精,宣于有声诗之迹”;“诗句自是人情性中语”;“音生于人心”。文天祥的书法作品,其气异常清秀,没有一定功力的人,难以准确临摹其作品,其书法作品笔划偏瘦硬清朗,不禁使我想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挠挠者易折”等句。

从美学的角度看,在文天祥身上,有很多典型的审美视点:历史审美、人物审美、人才成长的研究、文学审美、书法艺术审美、信念形成的审美,还涉及到个人、集团、民族、国家生存结构的审美等等。如果一个人能在这些方面的功课都做好了,就算是个美学专家了。

1803、一个有很大声望的艺术家,在谈论艺术创作和艺术品时,没有艺术的语境,没有自己感悟出来的语言、概念,而是全部都是借用回来的东西,更甚者还生搬硬套地放入艺术里,故弄玄虚,懂行的人,内心就感觉到这是“艺术粗人”,这已不单是“艺术家”的问题了,也存在社会问题了。

1804、范希文主张作诗第一要“运思写心”,“情融神会”,“情景相融而莫分”,“词宣乎心”;第二要“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第三要“置静思于动中”,“置动意于静中”;第四要“诗在意远”;并要存“曲折之意”;第五要“化俗为雅,灵丹点铁”;……。

心、思、情、景,在审美的心态中,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产生动静、远近、曲直、显隐、雅俗的对应、兼和的关系。这些观点,在中国美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使我联想到品茶,茶叶与茶具、茶壶与茶杯、有形实物与相应的空虚的部分,饮茶的空间与周边的环境,单独喝茶,还是找什么人共品,品茶时的心境等等;这些理,我以为与作诗的理、做人的理等等的理是相通的。正所谓“一法通、法法相通”。所以,先精通一样,将悟到的道,衍化应用,是一个重要方法。

1805、胡祗遹主张表演要“日新而不袭故常,故食之者不厌。”赏“新巧”。缺米,为媚众而得米,合理。不缺米,巧立新奇来哗众取宠,以创作主体的原意改变来媚观众,并美其名曰:有服务意识。这样的艺术给人的感觉是缺乏“贵气”,创作主体也难达至高境。尽管这样,胡祗遹提出了实现观听者更多爱悦、传播与受众的关系等审美接受命题。胡祗遹还提出:“无前贤之心思,不能读前贤之辞章。”这种创新的胆魄是可敬的,但我还是感到有些偏激,其实人类的艺术,从总体上说,还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胡祗遹主张悲与喜应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为了便于观众的接受,他要求演员要有“九美”:一、资质浓粹,光彩照人;二、举止闲雅,无尘俗态;三、心思聪慧,洞达事物之情状;四、语言辩利,字句真明;五、歌喉清和圆转,累累然如贯珠;六、分付顾盼,使人解语;七、一唱一说,轻重疾除中节合度;八、发明古人,喜怒哀乐,忧悲愉佚、言行功业,使观听者如在目前,谛听忘倦,惟恐不得闻;九、温故知新,关键词藻,时出新奇,使人不能测度为之限量。胡祗遹在当年就能提出这“九美”,真是难能可贵,可惜的是他的“九美”与他的其它观点,在逻辑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多个方面的矛盾。其实优秀的艺术家的心和表现出来时,是有合理呼应的,强调创意、创新并不一定排斥古人。当然,创意、创新是艺术常青树的灵魂。尽管如此,他的美学思想已成为表演美学的重要法则之一,影响深远。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过于“理想化”也常缺乏可操作性。戏还是不断地演,人们经过努力后,也会渐近理想。

1806、陈振孙认为小说应“文体随时”,“游戏笔端,助谈柄。”民间说书常见是这样。但小说不仅仅如此,小说在今天的地位,已远远高于在中国古人心中的地位了。

1807、元朝画家李衎对竹的理解颇深,他说:“竹之为物,非草非木,不乱不杂,虽出处不同,盖皆一致。散生者,有长幼之序,丛生者有父子之亲,密而不繁,疏而不漏,冲虚简静,妙粹灵通,其可比于全德君子矣。画为图轴,如瞻古贤哲仪像,自令人起敬慕,是以古之作者,于此亦尽心意。”李衎运用儒家的美学思想,通过移情的方法,将竹作为审美对象,以象征君子的品德。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李衎提出画竹的方法:“画竹必得成竹于胸中”;“意在笔先,神思专一”;“似神兼足”,“纵心所欲,不逾准绳”。 李衎对画竹的认识过程是这样的: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产生了特定的信仰、理念→站在所处层面的立场上→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不断地体验生活、经常接近审美对象→不断地将审美对象作为创作的中心内容→逐步加深对审美对象、创作的中心内容的认识→努力追求审美对象、创作对象的极限认识→实现审美对象向理想人格的移情→最终将生命整个过程和感悟浓缩为文本。这时,生命的无关紧要的枝节已被省略,生命的重要部分全部转化为文本;生命的躯壳必将消失,生命的精神,可以通过文本长存。李衎一生做了不少的事情,从美学的角度去看,可以这样说,他一生最闪亮的部分有两个:一是讲出对竹的心得;二是画出具有儒家人格的竹。

1808、生命既简单又不简单。生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完成其不简单。用不断地积累简单来完成不简单。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自己的“文本”一条条写出,条条多了,就成了不简单的“文本”。文本里每一条,都可以称为“小文本”,众多“小文本”的累加,就是“大文本”,或是“总文本”、“文本全集”。

生活的每一天,就象文本里的每一条。有日记的,则便于保存,没日记的,则不便保存,甚至没有留下文本。

生命有躯壳和灵魂。躯壳易灭,灵魂可存,有优秀的文本寄存着,优秀灵魂则可长存。文本自身也有躯壳和灵魂。文本的躯壳被毁,容易再造,这犹如生命的躯壳,在科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时,也容易再造一样。灵魂消逝则难再造,再造的躯壳,其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装上灵魂。

躯壳可再造,灵魂就真的不能再造吗?因为特定的情景无法复制!目前寄存在文本的灵魂已是忽略了无关重要的细节。其实,有些人认为无关紧要的细节,不等于所有的细节都无关紧要。不是吗?有句这样的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如果用新的科学手段,将人的一切细节,全方位、全过程记录保存,当然包括思想、言行、基因、情景等等,在特殊状况下的人,是可以基本复制的,其中包括灵魂。

躯壳与灵魂借助极详细的“文本”,通过“3D技术”打印,得到复活,或保存、或延续。但时空已变换,人事已全非,“借尸还魂”的故事肯定非常滑稽,但所说明的意义却非同小可。虽然从绝对的哲学意义来说,生命是不可能绝对复制,但从绝对的美学意义来看待这事实的出现,却充满了全方位的美学价值。虽然是不能绝对的复制,但这复制可把原来的质量、能量在新时空中继续叠加,这种叠加的能量,所产生的奇迹,真是难以估量。人不断地读书,获取信息,将师傅的加持发扬光大等等,都是这类叠加的一种形式。

用文本保存优秀的灵魂,最大的应用就是整个类的受益,这受益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能量的叠加,智能的叠加。

文本保存优秀灵魂的内容包含着道、理、法、情、能、景、境。换另一个角度说,优秀的文本保存的灵魂其内涵包含着:类的结构。在现实中所能引起的共有的、自然的、必然的感觉、认知的记载、或者说包含着具体个体对现实所见所闻所悟的“具有个性的临摹”;还有具体个体特有结构在特定时空独有情景的特定反应、感觉、认知、情感的记录。当然,这些成为文本的具有共性的临摹和具有个性的记忆,有的精确,有的模糊,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有的具有正能量,有的是负能量。这样,人们就必须学会对文本进行正确的审美。

如果对现实临摹的文本剔除不合逻辑的、荒谬的部分和剔除对他人没有多大意义的细节,剩下的都是合乎逻辑的大道理、共有的感觉、认知,这样,一代代人将其继承,并不断地修改发展,优胜劣汰,其结果是这类文本趋向同一。也可以这样地理解,这类文本在实际中的反映是:美好的人生是这样的相似,不幸的人生会各有各的不同。或者说,最美好的“天人合一”的临摹文本只有一个,其它文本则五花八门。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的境界,反映文本的境界;文本的境界,也反映人的境界。掌握多高境界的文本,常常是能使人有多高境界。

主体结构内定了的必然与主体外事物客观存在、发展的必然规定了主体的认识和操作。如果获取最优的程序,只有一个必然。这样就决定了各个正常的、理性的、有能力的主体所产生的文本的根本内容具有一致性。由于所有的人都具有趋利性,和产生自我的感觉,并对感觉作出选择,加上每个具体的人,所处的特定时空、情景有一定的区别,自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当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高度发展时,各方面的利益和感觉可达到高度满足时,这种满足已远超乎天然的满足可到的高度时,这时,普遍的人,从小就受过严格理性教育、熏陶,会更欣赏精神方面的生活,追求在宇宙中不断地获得更多的认知,同时将这些认知变为获取更大的自由。这种状况一旦成为现实,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对我们所生存的星球的超越。这是带有美学境界的梦。这时,很多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文本已过时了,令人感到太无聊了,有的甚至被认为是疯癫的梦呓。相反,类的梦、最高美学境界的梦的文本在不断增加,不断趋向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人类追求获得最大自由的梦,要实现,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悟通宇宙的道,或者说,事物、宇宙有客观存在的“自身的文本”,人们要想实现伟大的梦,就须善于临摹事物、宇宙“自身的文本”,从而产生一个高真度的“临摹文本”,可据此“临摹文本”来实现最大自由的梦。当很多正常、理性的人都是“临摹高手”时(当然,那些“得了精神病,感到自己很精神”的人除外),这时,很多人的“临摹文本”已高度相似,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趋向相似,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趋向同一,没有了个性,惟见有精神病的人,反而有了个性。眼前我们见到的象一群群使用同一软件的电脑机器人,都是那个逻辑程序。现实中“临摹的文本”的情况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临摹得似的,则没有自己的创造,不是作品,而是“摹本”;临摹得不似,反而给人的印象是有创造,是作品,但也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当很多人都能高真临摹时,而大家又都知道你是没有能力高度仿真临摹时,就被确定为“低能儿”、弱智者、不及格者、入不了“圈”。这样,人们进入了两难的境地,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主张患精神病或成为低能儿,怎么办?我以为,解决这问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学一点“文人艺术”,并能创作出“文人艺术的文本”。因为文人艺术是在特定情景不可复制中,产生不可复制的、具有个性的作品。能这样,人生就具有个性,这样的人格才完美。由此可知,绝对理性的人格,则是共有的人格,没有了具体人的人格。生命确实非常需要有随景生情,不可复制、具有唯一性的艺术文本。这也说明了文人艺术的可贵价值和意义所在。

生命,文本。文本,生命。躯壳,灵魂。自然人格,社会人格。简单!不简单!文本可移入机械的躯壳,文本可移入有机体的躯壳。在大计算机系统的精密分析中,有机体的躯壳,也显得非常机械了!这时,文本、躯壳所组成的人格、所显现的本性是多么的了然,连童孩都开始一清二楚了!具体生命不可能有‘全能’的“文本”,“全能的文本”是宇宙本身,当然,生命也包括在其中。生命可不断地临摹宇宙,接近“全能的文本”。 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所不为。”这恰恰是对宇宙的写照,除宇宙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做到,得道的最佳途径就是“临摹宇宙”。

回归本性,或叫本质归复,明摆着已有多种的路线和方法。因为,任何本性、本质都不是单面的,而是动态的立体,都有多面性,取什么方向、什么时段回归呢?都存在着理想的目标与具体人的意愿的问题,根据什么的“文本”归复呢?也存在着学理的争议和实践的检验,不同的人,不应用绝对相同的“文本”。当然这种归复,应主张符合类的最大利益,并配之相应的文本。但有些人,他们在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不愿本质归复。难道又存在问题吗?这又是另一种“文本”,有对比,不是很好吗?

当“文本”可以用“场态”的方式存在时,这“场态文本”还有些可以通过物理的、自然的、本能的、智能的方式对自身进行增减、修改、调整,并可寻找适合自身的躯壳来移入时,同时可使躯壳按自己的程序运作、活动。这样,创造、产生这类“场态文本”的生命,已实现了对一般意义上的生命的超越。这也是生命的本质能长留在宇宙之中的一个极其有效、实在的办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宇宙,不可思议的事物、能量应该是存在的。灵魂的载体,除人们已知的“文本”方式存在外,应还有很多很多可探索的空间。

我以为最精彩的审美,是在生命的灵魂、文本、躯壳、文本移入躯壳、宇宙自身具有的“大文本”中进行,在生命前赴后继地追求自由和其间产生的喜、怒、哀、乐中进行,在共性与个性并存的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中进行,在有伟大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中进行,在感悟生命的存在和意义、生命的不断追求超越、卓越中进行!

1809、大脑就是活的“文本”,整个生命就是有感情、一代代不断灵动地追求自由的“文本”。

1810、宇宙物质运动最伟大的飞跃、最美丽的花朵、最伟大的成果,就是有了“文本”作为自己的灵魂——宇宙的灵魂。

1811、有个朋友这样说:“‘皇帝’只有一个,人又这么多,能不争吗?”我答:“当‘皇帝’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在历史上有的‘皇帝’象禽兽,象森林的狮子,其它生命都是它的猎物,或象笼中的鸟,被有形和无形的框框锁在笼中。人生最重要是做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我认为做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比当‘皇帝’重要得多。当有高尚人格的人,无需争,也可做,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修。这世上,如果人人都想当高尚人格的人,争斗就减少了。”

理想的高尚人格是“气旺神完”的。

(待续)

美学心得(第一百0九集) 罗国正 人民网http://bbs1.people.com.cn/post/8/0/1/12822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