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一百0六集)

罗国正

(2013年2月)

1776、有公道的心,才有人格的美。

1777、中国古代曾留传对人分成两大类的审美标准:一类人是要用礼;另一类人是要用刑。对有德者应用礼,对无德者应用刑。这种审美标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丰富。我以为,这种审美标准发展到今天,人们在新的法律意识、新观念冲击下,有了新的理解和应用。这个“礼”已是广义上的礼,除了通常对礼的理解外,还包括人的情感、友谊、信念、宽容,不强调交易、代价等等。这个“刑”也是广义的刑,除了通常对刑的理解外,其中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警惕百倍、严阵以待,相互之间非常明白到综合的、眼前的、长远的利益关系,有清晰的利益制衡设置,要斤两计清,违约就有报复打击的手段等等。所以,识人交友、用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社会自然地或自觉地形成一个个“小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没有进步、人落后了,就被淘汰。“圈子”升级,如果人的综合能力没有升级,就会渐渐地被“逐出”圈子。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一个人连站在那一边都不清楚,态度忽东忽西,是很难“归堆”。如果这样的人自己又有做“一哥”的心态,又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堆”,生活迫着他“归堆”,一般情况下,明智的头目是不让他“归堆”,就算是归了“堆”,也不许靠近核心。这样的人,其命运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悲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很多无形的墙。“圈子”中人和有德行的人见到了不是自己“圈子”的人来了,和见到你缺德的个性,很自然即在内心发出这样的信号或有的甚至情不自禁地说:“这不是自己友!”“鬼来了!”“又见到畜生了!”“损友来了。”等等。因为,每个人或单位的时间、精力、财力非常有限,根基普遍较浅,又追求每天能愉快地生活和发展,大家都认为:如果接触非圈中人或无德者就会“损不起。”“伤不起。”“赔不起。”“太无谓了。”“太无聊了。”等等。但大量的事例告诉人们: 伤得最重的是自己的亲人、老友。当然,在当代,人们理所当然地要去除旧的封建意识,树立起以人格资格平等为核心内容的道德体系、美学标准。同时,也得承认:人结人缘。缘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前面所讲的内容。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和运用对人的审美标准,就算有“血缘”关系,那个“缘分”在实际接触之中,也是很“薄”的。

1778、魏了翁主张:“先立乎本,迨其有馀力也,从事学文”,“本之则无,终于小技而已”。魏了翁这话我有同感,我相信不少人也有我这样的同感。我很多的文字背后的观点也是如此。当然,我所讲的“本”与魏了翁的“本”有一定区别。艺术创作的理念、过程与体现,以至为人处世,我认为也是如此。魏了翁认为:文艺“虽末技,然根于性,命于气,止于道,非无本者能之。”要珍惜本。艺术是以人格为根本。

1779、罗大经提出:“文以贯道”,“忠厚雅正”,“优柔谆切”。在庙堂之内、名胜古迹之中的艺术作品多是如此。我有时去旅游见到有些不是这类风格的作品,破坏了整个景区的和谐,多是自以为是的当代人搞的,留下了一大批笑柄。罗大经认为:诗“浑然天全”,“自然流出,不假安排。”我以为这是大诗人可以经常做得到的。一般诗人就不是经常能做到。刚学作诗人的,要朝这个方向努力。罗大经对画也有自己的主张:“积精储神”,“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关键时候,罗大经机锋一转补充地说:“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这就是“艺术人格化”的绝妙之语!宋朝是个大朝代,有一大批高人存在。

1780、王若虚认为,诗文“以意为主”,“哀乐之真,发乎情性,此诗之正理也。”心中无诗,强作诗者,结果给人的感觉是无病呻吟,不是滋味。当强调意时,就涉及到“炼意”。“炼意”须有平日之功,方可触景生情,发乎性情。若无平日之功,意、技、法会浅、乱,自以为已成诗,懂诗者却认为不是诗,甚至是垃圾。王若虚还说:“文章自得方为贵”,“文章唯求真是而已。”反对抄袭,主张原创,有真知灼见。这是作文所需。当今的作家、艺术家是可以做得到的,官员有哪几个能做得到呢?如果作家、艺术家都不能做得到,问题又是出在什么地方呢?值得深思!

1781、黄升认为诗要“寄大言于泬寥之表,存至味于淡泊之中”,“语简意深,所谓一不为少”,“意脉贯通”、“英妙高绝”。这是黄升对诗定的美学标准,关键是三条:空旷清朗,语简意深,意脉贯通。能做到这三条非常不容易。如果能驾轻就熟做到这三条,肯定可得“英妙高绝”之句。

1782、元好问说:“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心到、诚到、言到、诗到。这四到的源头是心,符合逻辑的递进关系。心未到,以下不足论。心未到,即修心。元好问又说:“眼处心生句自神”。这等于说很有内涵的诗人常会“触景生情出妙句”。元好问接着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纵横诗笔见高情”。元好问这些妙句呼应“心到”。炼“心到”的方法可以很多,元好问主张用禅修。心到了,心性自由灵活时,可以“纵横”作诗,出“高情”就很自然的事。元好问的话,与当代的“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的呼应。

1783、“脏、乱、差”主要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上”。当人们“心上”的“脏、乱、差”扫干净了,“路上”就基本不会出现“脏、乱、差”。如果人们“心上”的“脏、乱、差”还存在,把“路上”的“脏、乱、差”扫干净后,很快又会出现“脏、乱、差”。

1784、戴复古说:“诗家气象贵雄浑”;“意象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雕锼太过伤于巧,朴拙惟宜怕近村”;“文章随世作低昂”。戴复古这些话太利害了!在现代主义出现之前,它基本上不但对作诗、作文作出了美学的规范性标准,而且对所有的艺术创作、艺术审美、鉴赏都提出了具有战略框架的标准,甚至对所有的文化现象都提出了美学的标准。虽然现代主义出现后,美学标准开始多样化,但我觉得,它还是代表一个方面的重要美学标准。

1785、站在伟大的民族发展的历史高度看,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否非常需要有多个家族过千年长盛不衰呢?有好还是没有好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要有,是什么不同类型的家族的配搭呢?如果没有好,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对民族发展的审美大问题。这大问题涉及到基因层面、文化层面、经济层面、教育层面、政治层面、宗教层面等等层面系列大问题。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1786、有些演唱会只有演唱者自己一生引以为自豪,而观众只是享受当场的愉快,没有自豪感。世上还有一些演唱会,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一生引以为自豪,台前幕后的人员、观众都经常讲起那次演唱会的故事。这就留给演唱会的策划者多个美学境界选择的思考了。

当你站在高山之巅时,你顿悟出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时,你可否还想到,眼前的一切都会过去,但梦还在,魂不散呢?你试想象一下这两个画面,并作对比。

1787、有的人是因为佩服他的才艺而主动拜师;有的人则为了借他的人脉、舞台、势力而主动拜师。难道导师不知道吗?清楚得很!这种人际关系结构,如果你能认识得透,可以移植来解释很多领域、很多行业、很多圈子、很多层面的关系。不妨研究透这种结构,作为对人际关系一种审美基础知识,有此基础进行审美,可以带来很多的方便。人的理想、人的自立要求、人际关系的战略利益的相互制衡等等。在这方面,善于取得综合平衡的人,已是成功了一大步。这样累吗?这样的人生美吗?各取所需吧!马死落地行是很自然的事!这里已有人世间一种基本的行为结构。

1788、吴曾认为“诗词意同”。这是对的!增多形式,更好地表现。吴曾主张诗词崇尚“语极清丽。”这显然是古典主义的思路。

1789、当一个人修炼到可从四十二维时空中聚集能量与自身的能量结合在一起时,他将这能量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言行对外发放,或外界迫使他发放时,将会怎么样呢?你想过吗?你见过吗?你体验过吗?从物理的角度、从生理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等等角度冷静思考一下这问题,就会知道,这是完全可能的。目前世间的法,已具有一定程度这能力,只是不同的人,集结的规模有所不同而矣。分出不同的集结规模,这就是对人的能量进行审美的一个标准。

(待续)

美学心得(第一百0七集) 罗国正
http://club.dayoo.com/view-1735342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