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一百0一集)

罗国正

(2013年1月)

1733、当生命能通过破解所有(最大可能性是能破解绝大部分)基因密码时,并能通过制造基因来制造生命时,就出现四种情况:一是还是按原来的方式通过本能产生生命;二是通过“生命体外”用科技来制造与自己相似的生命;三是通过“生命体外”用科技来制造出远比自己优良的生命;四是通过“生命体外”制造出比自己落后或具有专向作用的生命。如果你有这能力,会选择哪一种呢?是部分选择,还是全都选择呢?社会对此会有什么反映和相应的行动呢?最优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呢?大概会争论不休吧!

1734、书法行中锋,“如鎚划沙”,常用羊毫、狼毫。书法行侧锋,似凤卷云,如风吹浪。应用鸡毛、孔雀毛,最佳用孔雀毛。行中锋、行侧锋,各有妙用,各有艺术效果。中锋常用于正楷,侧锋多见于草书。初学书法须练中锋。能得侧锋之妙,多是大书法家。

大椰棕笔、大茅龙笔,善用者其痕迹有大自然韵味,较容易出狂野之气,有特殊艺术效果,甚佳。这类笔一般不是初学书法的人能灵活运用的。

有些在艺术上入门不深、又有很强妒忌心的人,对于一些书画家用毛笔的长锋、椰棕笔、鸡毛笔、孔雀毛笔大肆攻击,说这些不是笔,不是正宗艺术等等,其实是一种无知。第一,表现艺术的工具应无限定,各种工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创作须扬长避短,能用得恰当为好,发挥到极致,则妙!第二,有经验的书画家都会明白,能善用长锋、椰棕笔、鸡毛笔、孔雀毛笔者,是书画功力到了一定高度的标志,没有一定功力是用不好这些笔的,至于对其艺术效果的评价,则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735、人类进入新时代,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有“新文本”出现。人类进入伟大的时代,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有“伟大的文本”出现。最高境界的伟人,常是“最高文本”的创造者。从这个角度去看,对时代、对伟人的审美,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文本”的审美。

对“文本”进行定义,我以为应分三大定义:一是“文本”的狭义定义;二是“文本”的广义定义;三是对“文本”通常的理解。关于“文本”的定义问题,我将作专题论述。

1736、一个民族处于腾飞时,这民族本身就有非常优秀的人物创造出伟大的“文本”。当一个民族处于腐朽衰败、或某方面的精神欠缺时,常需要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本”翻译过来,以激活此民族的状态。

1737、善于对“文本”的审美评价非常重要。这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信仰、生活态度、奋斗目标、方案设计等等问题。凡善于对“文本”进行审美者,必须正确掌握对“文本”进行审美的标准和方法。“文本”有“最高文本”和不断地衍生的“最低文本”,有“母文本”和由“母文本”衍生的“子文本”、“孙文本”……,或由“N文本”衍生出“N1文本”、“N2文本”、“N3文本”……。现在常发现的问题是很多人对“最高文本”、“母文本”没有能力解读,或不去解读,就埋头到低一个层次、或中间、或最底层次的“文本”中去了。当一个人没有“凡事应知源”的习惯时,很容易犯下这样的错误:不知所发生的事情或理由的大前提是什么;断章取义;在局部上表面上是合乎逻辑的,而实际上是在极其荒谬的系统里的一些逻辑游戏;表面上是大义的行为,实质上只是强盗内部的江湖义气;……。由此可知,善于对“最高文本”、“母文本”的审美,非常重要。下面将我所理解的对“最高文本”和“母文本”的审美标准列出一些来供大家参考参考:

(1)辨别“文本”的层次和类型。例如:是最高层文本、高层文本、中层文本、低层文本、最底层文本。又如:哲学文本、艺术文本、政治文本、法律文本、宗教文本、军事文本、自然科学文本等等。

(2)明确“文本”的创作动机和特定的指向性。

(3)评价“文本”对类和具体人的作用;正面作用在哪个方面?负面作用在哪个方面?

(4)“文本”的创造者在“文本”上有多少是纯原创的东西?有多少只是继承的东西?有多少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提升了的东西?有多少是为传播、普及而通俗化了的东西?

(5)“文本”总的信息量有多大?信息涉及哪些方面?

(6)“文本”在过去时空的作用有多大?在现在时空的作用有多大?并对它在未来时空的发展态势、作用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7)“文本”的艺术含量、艺术境界如何?

(8)对“文本”的主要作用、次要作用、其它作用的评估。

(9)由此“文本”直接或间接所派生的“文本”有多少?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和波动的圈层有多少?

(10)站在审美者角度和站在审美者所代表的群体或集团的角度,应如何评价这“文本”。

……。

下面谈谈我对“文本”评价的方法:

(1) 首先要获取“文本”总的印象;

(2) 对“文本”的结构、各个部分清晰分辨出来;

(3)各个部分在“文本”结构系统中的关系、作用要明确,主体、核心、首尾、眼耳、手脚、主件、次件、辅件,内在的逻辑关系等等要明确;

(4)与类似的“文本”进行多角度比较;

(5)知道“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技法的来源、出处,自创的含量的多少?

(6)作出总的判断和评价;

(7)再对每一个局部进行评价,发现其最精彩的部分、闪光点、优点、缺点、遗憾点,看到其贡献性、超越性和时代局限性等;

(8)站在审美者自身的角度,提出只有自己独有的一些感受和评述;

……。

从我的观察中发现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绝大多数人被“最高文本”或“母文本”的气场镇住了,以一个崇拜者、迷信者的状态来面对这些“文本”,从根本上不能以一个客观公正的审美者的状态出现;另外也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社会没有条件让这些人作为一个客观的、公正的审美者来出现时,而不受到各种的压力或威胁;还有很多这样的状况:很多为“最高文本”和“母文本”而操作的英雄们,在现实的历史中创造了奇迹,留传很多动人的故事,这些英雄们根据“最高文本”和“母文本”衍生出用自己语言来表达的“文本”,被世人以为是原创文本,其实这些英雄们从理论上、学术上没有什么创意,他们只是用伟大的业绩来践行这些“文本”,或用动人的故事来注释这些“文本”。当然,也有不少英雄在实践中,发现了“最高文本”的缺陷,提出了修正的观点,或发展、提升了“最高文本”或“母文本”,也有些英雄因为利益的关系,去修改“最高文本”和“母文本”,或曲解这些“文本”,更甚者则背叛了这些“文本”。如此等等,都是值得“文本”审美者高度注意的问题。

一部伟大的“最高文本”或“母文本”的诞生,往往会产生很多“子文本”、“孙文本”……;这些子孙文本有的是对“最高文本”或“母文本”的总体解释、或局部解释,有的则是总体继承和发展,有的则局部继承和发展,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发展,或变型发展;也有的据此而形成行业文本、专业文本,或具体单位、具体个人文本等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本系统”,当我们对具体文本进行审美时,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先确定具体文本的层次,具体条块的位置、背景、作用,或者说进行综合的、准确的文本座标定位,并充分地对具体文本在整个文本系统中进行立体的动态分析,同时清楚地知道它在现实中、在具体人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较为正确的对具体文本的审美。

任何“文本”都是人这主体创造出来的客体,都应该是为主体服务的,否则“文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现存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已成为“文本”这客体的奴隶,被“文本”绑住了手脚,戴上了“紧箍咒”。人类的解放事业,人的思想解放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认识到“文本”是人创造出来的客体,是为人主体服务的客体,同时知道任何“文本”都有历史局限性,在新历史条件下,应有适合新的现实需要的“文本”,人作为主体,应有勇气和智慧创造出“新文本”。

1738、有较大功力、气场的书画家在创作书画作品时,会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一般人用同样的笔墨,在同样会化水的宣纸上写字、绘画,一下笔墨就会在宣纸上化开,而气场较大、有功力的书画家,一下笔,墨在宣纸上既可化开,又可不化开,还可使大墨淋漓不外化,而是使墨向内收敛,形成异常坚实的线条,这种不按一般的物理状况而出现的事实,显然是与书画家的意志和气场有关。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情况是:当功力深厚、气场很强的书画家进入最佳的创作状态时,灵动四起,他们要迅速创作特定图像时,心无他念,意志专一,绘出的图像气场很大,常图像刚在宣纸上显现时,不太像他们所绘的物体,连书画家都以为写错了,但落在宣纸上的墨和颜色,会自动地按照书画家的初衷,慢慢在宣纸上化到非常相似,并符合创作原意,令旁人惊叹不已。这类情况在这类书画家中,不是偶然发生的事,而是经常发生的事。本人的创作实践也经常证明到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经常突然来了个朋友,出一个莫名其妙的题目,要求我创作出一幅作品,我心中实在完全没有把握,经朋友鼓励说:“您一定能行!”这时,概念立即入脑,大胆创作,一笔下去,一匹马或一只凤凰就出来了,等等。作品刚完成时,还不太象,接着墨、颜料和着水在宣纸上自动慢慢化开,越化越象,大家都感到非常神奇。这样的事情,在我的艺术创作中,发生的频率非常之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纯属书法或绘画的技巧引起的事情,问题是不少技法功底很深的书画家在创作时很少出现这样的现象,这又怎么解释呢?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不少,其中两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作的意志力和气场。而这种气场又不同于一般的气场,我把这种特殊气场命名为:灵子气场。这是高于一般气场境界的气场。如果我这个观点成立,就等于向书画界的艺术家们发出了这样的信息:搞艺术能有气场是一层境界,练到有“灵子气场”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