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六十五集)

罗国正

2012年2月

1250、有些人是为了看内容然后再看她(或他);有些人是为看她(或他)然后再看内容。当看这两者都同样觉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时,对心理的作用的叠加,常常会超出四倍。如果成千上万的人都有这样强烈需要的时候,奇迹和光环就会出现,形成强大的气场,她(或他)开始时是通常的人格,在奇迹出现后,象破茧化蝶那样,成了公众的偶像。人们这时再从偶像的光环回追她(或他)的过去,才发现她(或他)的过去,已是具足生成现在的种子。

1251、人格尊严,不但表现在生者上,也表现在死者上,所产生的精神力量,鼓舞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地赴死,并使两者互为鼓舞。人格在生与死的体现,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具体人的人格在时空上的长宽度,比具体人的自然生命大很多,这也是人格的魅力所在,也是与其它动物的重要区别。

1252、有些人从小就有格,长成格更大。人去了,其格还在。有些人从来就无格,人去了,人与格俱无。

1253、有孝心,是有人格的一种表现。

1254、父母一生都追求有出息,能有大出息是他们生命中的大心愿。他们这个大心愿也寄托在儿女们身上,儿女们有出息,就是成全他们的愿。那怕有的儿女不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但不少的父母本能地或自觉地认为,最有出息的孩子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他们在别人面前也能扬眉吐气,有尊严感。他们仿佛默认、甚至公开扬言,孩子有出息,就是孝,就使自己有人格感,自己的孩子有人格感。千百年来,老百姓活得太委屈啦,非常强烈地盼望有出息。尤其是在只认钱认权的世界里,只有“有出息”,人才能活得有点“人格”。其实,老百姓心中的“出息”,是一种很单纯、简朴的内容,可惜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都办不到啊!作为父母一定不能把“有出息”只理解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儿女们的奋斗目标,“有出息” 的道路是很多的,不是只有一条独木桥。不然的话,会很容易出大问题的,甚至会产生两代人的激烈矛盾。我认为,在做人有人格的大前提下,任何方面都可能有出息,都是值得称赞的。

1255、人格的资格平等,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人民对权力部门的授权,而且每次授权都只能是有限的授权。这是现代的政治美学、政治审美的最重要内容。也是对政治进行定性审美的关键环节。

1256、现存的人体都是世世代代进化而成的,都有其内在的基因密码并发挥着先决作用,又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在发展、改变自身的生活、劳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演变的。所以,对人体美的审美和审美态度,无论从审美主体到审美对象都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时代特征、民族的观念、特定个体的具有个性化的人格。

1257、对形体、形态、容貌的审美,要依照形式法则。如果艺术家不掌握这些法则,怎样来表现出人格呢?

1258、完全不懂得什么是人体美的人,应该自问五个问题:脑袋出了问题?感觉出了问题?美育的缺失?社会观念非常封闭所导致自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学习意识?问题又说回来,世间上能比较彻底懂得人体美的能有几人呢?他们是画家?人体雕塑者?皇帝?选美比赛的评判?时装设计师?舞蹈学校校长?导演?演员?富豪?模特?哲学家?美学家?……???其实,他们各有各的视觉和内心的感觉。我认为,人体美只有相对标准,没有绝对标准。各花入各眼,各庙各菩萨,各人有各人独特的感觉,具体人的具体的美,都是宇宙的唯一,谁可完全代替呢?为什么要这么隆重地大谈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涉及到对很多人的原始动机的准确审美,涉及到人格发展和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历史演进及家庭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神奇微妙作用的一个要素。人体美无疑是人的重要审美对象。不管人们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来对人体进行审美,其内容都可以非常博大,既可高雅,又可低俗;既可艺术,又可商业;既可科学,又可充满迷信;……既有关乎国家,又有关乎家庭;既有快乐,又有痛苦;既有正面的作用,又有负面的影响;……。人体美作为审美对象时,它的正面力量应表现为使人获得高尚的愉悦,坚定人们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信,成为文化艺术和科技的重要源泉、启示和标准。

我将现在不少人认为和提倡这样的人体美标准总结如下:人体线条挺拔、匀称、各部分的比例恰当、线条巧妙变化并丰富而使人感到魅力,肤色、动作、姿态与之配合得天衣无缝而显得和谐,并显得人格很有内涵的同时,又令人有探秘的神妙感。

还有一种说法仿佛美与各人自己的感觉完全无关,而是人体美是一种有绝对标准的客观存在,并充满哲人的口吻,非常肯定地说:就人体美的本质而言,它是健、力、美的统一,展现出人的活泼、勇敢、热情、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关于人体美的以上这些认识,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一定道理。我赞不赞同呢?也有一定程度的赞同。但从美学的高度看美的本质及人体美的本质,肯定不是这样理解问题的。因为具体的美不是一种对所有人都可以预设的一个特定标准的,而一成不变的。因为美是有生趣的感觉,感觉是会疲劳的。例如,有的人认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很美,有的人认为梦露很美,有的人认为西施、蔡文姬、花蕊夫人、貂婵、李清照很美,也有人认为埃及艳后很美等等,如果都按以上的标准去量度,就很难找出各类不同的人所认为的美人了,很有可能只找到有些政治家或运动员(特别是男运动)所代表的美了。那么柔情似水,轻弱如蝶的美人还有位置吗?有的人的人体美主要表现出其神韵,而不是肌肉,又怎样按照这些标准去理解呢?没有肌肉的力,不等于没有精神、气场、气质、情感、美的力。善审美者,是可以从人体中感觉到这些的。这也是人体美之所以复杂、丰富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构成人对美的感觉、对美的理解的多样性,并反映出多种人格倾向的一个重要的现实的基础存在。而优秀的艺术家还可以多多少少地在他们的作品中将其表现出来。所以,本来是非常美学的问题,不要随便用非常哲学的思路惯性解答。这也是很多哲学家而决不是美学家的人,常见的自作聪明而出现的严重毛病。能准确回答这类问题的人,我以为首先是真正的美学家,同时又是优秀的哲学家,并有丰富的美学领域的实践和体会的人,他们下的结论会较容易接近真理。坐在书斋里单凭那点哲学上的小聪明,是代替不了对现实的感觉的。尤其是对人体美这么复杂多变而又高深的感觉。应该提倡的是一回事,而具体的人的真实感觉是另一件事。美,人体美,人格美,这三者之间既有相连的本质、密码和公开的符号,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什么叫品味人生呢?这大概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吧!

1259、人性美、人体美、人情美、人的气质美感——人格。

1260、人格的资格平等,本身已包含着男女平等、老幼平等、正常人与病、残人的平等、民族平等以及去“神圣化”和去“奴性化”、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要求和内在动力;或起到缓冲、缓解“神圣化”、“奴性化”和权力走向极端、迷信走向极端的作用。从而使公众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具有普世的价值,因而得到了大多数人非常乐意地认可,并能够在人民心中实现坚信不移、牢牢扎根的理念。这样就很自然地成为学理、法理的基础性前提,为现代公民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这也是现代人道主义所遵循的重要价值尺度。所以人格的资格平等,是文明社会的基石,也是对社会以及社会成员进行审美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1261、人格首先是通过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内在凝聚,并通过在外在的形象和言行有所表现。每个具体的人格都是在精神力量方面最本质地、最集中地、最高地表现这个人。从这个角度、这种意义去理解人格美,则人格美是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是人的品德、品格的美,归入社会美的范畴,如诚恳、追求真理、正义、尊严、善良、疾恶、充满人性的光辉等,是人的道德自觉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对社会的价值。

1262、人格美是对抗人性异化的力量。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将人格神化,也会导致人性异化,因为过犹不及。

1263、什么是“人性美”?也有很多的版本。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面临最迫切的任务有所侧重,对人性美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古代英雄时期,人们就把征服自然的英雄,认为是最高的人性美。到中国先秦和希腊古典的阶段,则认为人能行善,有益于社会,这类品格和言行就是人性美。孔子的“里仁为美”,荀子的“美善相乐”,柏拉图认为最高的理念就是美和善。到18世纪出现启蒙运动,将个人追求完美视为人性美,强调个性解放、人权、尊严是人性的最主要的内涵。而当代有的学者认为,人性美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人的本质、本性的美,这实质是强调人性美只属于社会美之一。我以为人性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人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可向善也可向恶发展。如果能防止向恶的方向发展,努力向善的方向发展,此时,人性是美的。相反,则是丑的,而人性也有不可改变的自然本性,当其高度地体现生命是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发展而显现出这是我们星球最高生命形态时,是生命本能地追求自由的象征时,更是反映出只有人类才特有的那种自觉追求自由的精神和行为,并能产生相应的对象物时,即人的自然本性充满生趣时,人的自然本性也是美的。相反,则是丑的。文明的社会,应为人性向美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和空间,相反,则不是文明的社会。人性的美与丑常处于激烈的矛盾斗争中,文明人、文明社会是可以在充分认识“人性美”的情况下,努力使每个人形成人性美的自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