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六十集)

罗国正

(2011年12月)

1169、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实现,既表现出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又反映出客体的制约性。需要、欲望和欲望的满足程度,这是主客体的互动过程,这种日积月累的互动,就像雕刻家那样,逐步将特定的人格塑造出来。

人类的需要有很多,可分为共同的需要和具有个性化需要、特殊人群需要等。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需要存在着差异,也导致具体人格的差异。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三大需要是起着最重要作用的,即:生存需要、享乐需要和发展需要。人的时间、精力和相关资源主要放在这三种需要中的哪一种上,已充分反映出人的志趣、理想、地位、权力、经济能力、身体状况、精神境界等。这些都明显地在人格上表现出来。生存和享乐是人类的最基本需要,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在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是人类的高级需要,是高度体现出“人格”中类本质的内涵。发展需要的高度动态性,充分证明了“人格”也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中。需要与人格的关系,完全可以纳入四十二维时空的分析中进行审美。

1170、要比较彻底、比较清晰地解释“人类的自我价值”这概念,我以为,须要直接或间接使用“人格”的概念及相关内涵,否则,就会使这概念含混不清。“人类的自我价值”这概念的提出是人们首先设想这价值对于人类这个主体有意义。再将其作为客体的人类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类自身需要的满足功能来理解。这种满足功能就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存在及其创造性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以及联结、统一、平衡两者之间的综合需要等),这就是人类的自我价值,这是人类最普遍、最高的价值所在。这里须特别提醒: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和每个成员固然非常重要,但不能忽视非创造性活动的存在价值。尤其是对于具体的人和家庭,这方面更显得非常明了。例如:每个人的睡眠,一个没有工作能力的老人家的存在,无论对子女、家庭所有成员的身心健康、精神生活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性所在,这些都传达出人格的内涵。

1171、人类对象性活动,也是自我塑造人格的过程。所谓人类对象性活动,就是指人有目的地改造和利用客观对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人类劳动的实现、劳动化为对象的过程。这也是每个人主要在这过程中形成特定的人格,将人格美外化或物化的过程,这些产物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1172、没有人格,幸福从何谈起呢?只有纯动物的感觉?

1173、不以人格的存在为大前提,大谈价值和意义,显得有点古古怪怪!一旦深究下去,就更古怪!

1174、以过分地强调人类的价值为口号,而实际上是逐个地损害每个人的精神的、物质的、肉体的权益,这从来就是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大骗子、窃国大盗的惯用手法。这种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社会的价值,而将个人的权益不断地受到侵害,其结果也必将对人类、对社会的价值(当然包括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受到损害。当个人行为在没有侵害到人类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时,个人的行为、利益应该受到严格的保护,而不应受到打着各种名义为旗号的侵犯和指责,因为这本身就是人类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我们不能以站在所谓的“道德高点”来谴责,甚至侵害个人应有的权利,这种行为比一般的不道德行为更为不道德。个人与类、与社会当然是既有分别,又有矛盾,但也可以成为和谐的辩证统一体,在这“统一体”中,人格在里面起着非常微妙、非常实效的大作用。当大多数人的人格已达到美学层面上的“道本体”时,个人与类、与社会的界线、矛盾就会消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出现了!

1175、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修成健全的人格,并清晰地与物格、兽格、神格区别开来,去掉劣根和幻想,完成人生的真义。

1176、创作主体是为“雕刻”自己的人格为目的,才主动借助“雕刻”作品的途径,还是为了“雕刻”作品为目的,反过来被动地“雕刻”了人格呢?还是两种方法轮用、或互渗运用呢?这是几种完全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引起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在创作书法作品时,这几种方法的不同应用都可以非常明显地在人的感受和作品中呈现出来。现在有些作家一经获大奖后,社会上依然没有很多人非常尊敬他们,其中的原因实在太多了!我感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品已生成了,人品却未修成。拼命借获大奖作品的“格”,到处耀武扬威,盛气凌人,结果失去了人格,他们常误以为有了奖牌的“格”,就必然有人格。而我却以为,有了人格,作品的“格”才有“纯金含量”。作品是以人传的!这又可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拷问:评委们的人格如何?

1177、中国古人非常强调对作品的欣赏、阅读、临摹、学习等等时,要充分考虑其作者的人品和人们对其一生的评价。难道这些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我想提醒大家重新记忆起这样的事实:人的大脑细胞和生命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整个身心都将充满“兽性”的东西放进去,再和人自身存在的“兽性”结盟,人性的空间就越来越被压缩到难找空间了,人格已不存在了!

1178、很多领域、专业要想取得辉煌的成就,就须在儿童时期进入努力的学习、培训,而成功率又非常之低。这就涉及到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家长和成年人为儿童作出这类选择是否符合人格的资格平等的原则;有些领域、专业又没有条件能让所有的儿童参加,这样就产生严重的问题,有什么制度能保证所有的儿童参与的资格平等;从小就参与这些领域、专业,到成年后,只有少部分人已成功了,但大部分人已被证明无法成功了,青春岁月已去,转行也难,怎办?都涉及到预先审美、人格的资格平等、生趣、理想……等等问题;赌命运?输得起吗?输了怎么办?大量事实告诉人们,从儿童就开始选择的道路,虽然已相对比较好了,但还是成功率非常之低,而不从儿童开始选择,成功的希望就更小,怎么办?家长、成年人也无法承担起这类失败责任,怎么办?难办!只能系统地借助审美方法和其它的方法配合来帮助一下吧!或者没有这么迷茫。

1179、人格的资格平等的理念是指导建立现代礼仪和相关规范的最基本原则。

1180、人有灵魂,才有人格。有高尚人格的人,必定有高尚的灵魂。但绝不等于有灵魂,就有高尚人格,因为有的灵魂是不高尚的。

1181、主体内在的规定性,决定着主体向外需要的追求。这是人性,这是本质力量所在。主体的能力和实际上可实施能力的程度加上客体给主体的可能性和限制性,决定了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这过程都表现为具体的主体所处特定的时空里,而留下了特定的历史印记。人格也在这时空里通过主客体的互动中形成。所以,对人格的正确审美,既可以发现相对定格的美和绝对动态的美。

1182、人格的资格平等,是家庭的资格平等、是民族的资格平等、国家的资格平等的学理基础、法理基础;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学理基础和法理基础;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也是从美学层面上反映出人际关系上最普遍的美。

1183、主体尺度、客体尺度;内在尺度、外在尺度都可以有效地成为评价人格的尺度。

(待续)